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树耐旱、不耐水湿。杭嘉湖平原水网密布(图甲),发展桑基鱼塘(图乙),同时还培育了叶圆而大、津多而甘的湖桑。采桑雨过天晴最好,缫丝要勤换水,水来自山上的溪流,把蚕茧浸在热水中用手一点点抽丝一个蚕茧抽丝最长可达900米。早在明朝中叶杭嘉湖丝绸就因品质优,而热销海外。
(1)简述桑基鱼塘模式对桑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2)分析杭嘉湖平原水系特征对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有利影响。
(3)分析杭嘉湖平原丝绸品质优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杭嘉湖平原扩大传统丝绸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20%。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生产,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来自日本、欧美。
材料二 随着工业机器人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性能不断提高,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材料三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领域窄,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而且质量、可靠性不稳定。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
(1)根据材料一,描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出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变革。
(3)结合材料一、三,请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一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20%。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生产,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来自日本、欧美。
材料二 随着工业机器人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性能不断提高,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材料三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领域窄,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而且质量、可靠性不稳定。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
(1)根据材料一,描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出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变革。
(3)结合材料一、三,请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单选题- (共4题)
3.
1989年7月27日,我国科学家秦大河参加了“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他们从南极半岛北端长城站附近出发,徒步横穿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大陆。秦大河主要承担深度为2米的雪层剖面观测和采集雪样等科学考察任务。经过艰难跋涉,途经南极点后,于1990年3月3日胜利抵达本次考察终点——原苏联和平站。据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秦大河在开展科学考察任务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
【小题2】该考察路线沿途所经历的现象正确的是( )

【小题1】秦大河在开展科学考察任务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
A.强风频繁,吹起积雪,能见度低 |
B.严寒的天气,容易冻伤 |
C.有的地方雪层较深、坚硬,不易挖掘 |
D.采集的样品难以储存 |
A.每天都会看到绚丽的极光 |
B.一望无际、地势低平的雪原 |
C.成群的企鹅及等野生动物 |
D.该考察线路长度约为6 000千米左右 |
4.
2016年探险家TristanOliff和同伴在秘鲁威尼坎加国家公园旅行时无意邂逅海拔5 050米的彩虹山,彩虹般的色彩铺满山脉,附近隐约可见雪山。下图示意彩虹山景观。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彩虹山近年才被发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彩虹山五彩斑斓是由于( )
【小题3】彩虹山层状结构的成因是( )

【小题1】彩虹山近年才被发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人口稀少 | B.形成时间较短 |
C.曾被冰雪覆盖 | D.曾被风沙掩埋 |
A.沉积物成分差异 | B.地壳运动造成 |
C.岩浆岩成分差异 | D.冰川侵蚀造成 |
A.风力沉积 | B.冰川侵蚀 |
C.流水沉积 | D.地壳运动 |
5.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小题2】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

【小题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气候变暖加速 |
C.农业生长期延长 | D.岛屿数量增加 |
6.

【小题1】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
①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②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 ③沿海有渔业④朝鲜族主要聚居地
【小题2】巴蜀文化副区较之其他文化副区形成独特地域文化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3】各文化副区与当地的地方戏曲对应正确的是(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中的东部农业文化区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
①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②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 ③沿海有渔业④朝鲜族主要聚居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曾经是古代巴国和蜀国的首都 | 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
C.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 | D.地形原因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 |
A.燕赵文化副区一山东大鼓 | B.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一秦腔 |
C.齐鲁文化副区一川剧 | D.巴蜀文化副区一京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