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76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8/23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染/变干/稀泥谷/如丧考
B.雾/录/鞋口子/瀣一气
C.眼/入/脚点子/雕阑玉
D.弓/船舷坼裂/开小/刚自用
2.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3.南海地区蕴藏着大量化石能源,如天然气和可燃冰.据报道:近期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引起世界瞩目.可燃冰属于{#blank#}1{#/blank#}(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北方山地区域,风力发电机随处可见,则电能属于{#blank#}2{#/blank#}(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语言表达(共3题)

4.
重庆一中校园内“四二一”广场、天文园、荷花池等地有多处水塘,偶见各种漂浮物。为了保持塘水清净,共建美丽校园,学校准备制作一些告示牌,请你代写两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1)
(2)
5.
仔细阅读文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以前我常疑惑,为什么很少有人会为一个理想而活着。现在我______发现,许多人,______所有人都能为一个理想而赴死。______这种理想却不是个人的、自由的、选择的理想,______集体性的、被承认的理想。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四个重要词语。(4分)
在前现代化时期,慢节奏的社会生活还没有将个人推到一个必须快速应对层出不穷之新事物的境地;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则将个体置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必须快速去应对不断出现之新现象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形下,随着新事物不断地被快速消化,人的心理机制逐渐获得了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在本雅明看来,这种能力便是现代人的标志之所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