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76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裂(chè)命(gào)桎(kù)羁(mí)
B.欢(xuè)挛(jīng) 苗(pǔ)私(jí)
C.骨(fēi)整(chì)染(xuàn) 渭(jīng)
D.稼(sè)钗(bò)玉(diàn) 雪(xiàn)
2.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C.项王则夜起,饮帐中D.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4.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李白和杜甫则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
B.白居易,字乐天,晚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C.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与宋代的苏轼、柳永、姜夔等一样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D.田园诗的开创者是南朝诗人谢灵运,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其为“田园诗人”。山水诗的开创者是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歌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创作。
5.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是(  )
6.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

2.诗歌鉴赏(共2题)

7.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注]  雍陶
湖光秋月两相和,  烟波不动影沉沉,
潭面无风镜未磨。  碧色全无翠色深。
遥望洞庭山水色,  疑是水仙梳洗处,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小题2】(小题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桑子(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小题1】词的上阕有“恨君不似江楼月”,而下阕又有“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是否矛盾?(5分)
【小题2】本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