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考(jiàn)布(qīn)汗流背(jiā)妄自薄(fěi)
B.石(màn)发(xiào)命途多(chuǎn)繁文节(rù)
C.色(jiǎo)气(fēn)首以待(qiào)纨子弟(kù)
D.悲(tòng)重(chuāng)移默化(qián)谆教诲(zhūn)
2.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  ②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③犁把翘翘直指云天  ④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  ⑤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
⑥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A.④①②⑤③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④②①③⑤⑥
4.

两个小孩沿光滑水平面搬运一木箱,前面小孩水平拉力为15牛,后面小孩水平推力为6牛,则两个小孩对木箱作用力的合力为(  )


5.

两个小孩沿光滑水平面搬运一木箱,前面小孩水平拉力为15牛,后面小孩水平推力为6牛,则两个小孩对木箱作用力的合力为(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漫步银锭桥
刘宏伟
夕阳羞答答地猫在暮霭后,余晖穿过突兀在半空的古槐和枯柳,打在汉白玉桥身上,泛出冷清的光。
远处的湖面已凝结成厚厚的冰层,一个临时围起来的溜冰场,人山人海,不时传出阵阵嬉笑打闹声,人们正沉浸在新春的欢娱中。近得桥下,却依然是一汪碧潭,虽看不到“银锭桥下水倒流”的往日景观,却也给这萧瑟的季节平添了几分机趣。
这时节,桥上依然游人如织。或许他们中真的有人相信,情侣携手走过银锭桥,就能相知相守一生。
在我看来,名胜大抵都是“远香近臭”,那些与它们近在咫尺者,往往难有细究的热情和心思。银锭桥于我,便是如此。
居京10年,我曾无数次从什刹海的银锭桥上走过,也知晓它的声名在外,每次却总是步履匆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看。万家欢聚时,我依然天涯孤旅。人生,大抵只有在悲绝伤怀、寂寥落寞时,才会特别留心起身边的物事。仿佛直到此刻,在既见不到古时《燕都游览志》里所载“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的景色,而当下灯红酒绿的后海夜色也还未兴起时,我才有心思认真打量起这座“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的桥来。
明代文人李东阳眼中的“城中第一佳山水”,是否就是眼前的这般光景?我不得而知。我倒是读过跟李东阳同样出身此地的文人纳兰性德笔下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画卷。然而,对银锭桥而言,仿佛只有在这万木萧瑟的季节,才是它华丽登场的时候。
银锭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但眼前我所见到的桥是分别于1984年、1990年修复、改建的,时光并不久远,有关的资料也不多:南北向单孔石拱桥,横跨前海后海的细脖处,桥身长8.3米、桥面宽7.9米、桥高4.3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倒置的银锭而得名。桥身正面镌刻的“银锭桥”三字,为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所题。
银锭桥的举世闻名,据说要归功于那位因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决,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一,汪兆铭、黄树中、罗世勋三人在银锭桥下埋炸弹,欲刺摄政王载沣,未果,三人同时被捕。汪兆铭就此写下了那首《慷慨篇》,银锭桥也因此举世皆知。可惜的是,银锭桥始终保持着玉洁冰清,而汪精卫却晚节不保,成了世人唾弃的大汉奸。
游人似乎对桥头那块写着“银锭观山”四个大字的巨石情有独钟,纷纷靠前留影。不知道他们是否知晓这四字所表述的“西涯八景”之一的美色底蕴。一旁落款的“杨萱庭”几个字,因掉了颜色,不仔细看,很难辨识。这位书法家,曾为瞿秋自、李大钊陵墓书写过碑文。
据说旧时唯有站在平坦的银锭桥上西望,可一览西山浮烟晴翠的如画美景。然而此刻,我无论如何都看不见西山的影子,那远处林立的高楼就是答案。我一直认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多考虑一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就会多一分迷人的底蕴,多留给后世一笔无价的财富。
桥旁沿后海岸一直延伸出去的林立的各式酒吧,让我想起了那首《什刹海》:“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不知道清代这位得硕亭先生在写这首竹枝词时,是否曾想到过,有朝一日,天香楼不复存,银锭桥边会开出一溜儿酒肆?
其实,未知本来就难尽想象。白驹过隙,世易时移。桥如此,人生亦然。
听着远处溜冰场上男女老少不时发出的欢声笑语,看着身边这些笑逐颜开的游人,我闭上双眼,做了一次悠长的深呼吸。缠绕心头的落寞,也就丝丝缕缕地淡去……是啊,人生何须沾染那么多的伤怀和纠结?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才值得。
伸手抚摸银锭桥上的翠瓶卷花望柱,手心传来一片透心的寒意。此刻的我,却从这透心的寒意中,获得了一份释怀和温暖。
放眼望去,夕阳散尽了最后一抹光辉。
银锭桥,坠入了夜的怀抱。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2月27日
【小题1】文章在结构上很有特色,试作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银锭桥历史悠久”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人说这种表达方式与全文不协调,内容也不可信,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首段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环境,又为全文奠定了清冷、沉重的感情基调。
B.作者认为携手走过银锭桥的情侣们迷信落后,所以对他们的行为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C.银锭桥本是看西山的“第一绝胜处”,现在因为城市建设失去了这个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D.作者漫步银锭桥,写了桥的过去和现在,桥的一带美景不再,不变的是灯红酒绿、热闹繁华。
E.作者由“未来难尽想象”感悟到“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才值得”,文章主旨有点消极。

3.语言表达(共1题)

7.
根据你的经历或见闻,加上合理的想象,描述一幅中国式过马路的情景。
要求:①景物描写与人的活动描写相结合。
②突出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③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④不少于2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