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灰烬(jìn)槁暴(pù)自艾(ài)自怜 |
B.召(zhāo)唤摇曳(yè)戕害(qiāng)百舸(kě)争流 |
C.给(jǐ)予熟稔(rěn)句读(dòu)入不敷(fū)出 |
D.谄媚(xiàn)瞳孔(tóng)雉堞(dié)面面相觑(qù) |
3.
《相信未来》中的比喻喻义深刻而丰富,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节中,把“笔杆”比成“曙光”,是因为曙光光芒万丈,给人温暖的感觉。 |
B.“用孩子的笔体”写出了诗人意念的纯真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
C.第四小节中的“睫毛”“瞳孔”,喻指未来的人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能够不为假象所惑,能够看清历史真相,体察生活真情。 |
D.“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中的“脊骨”指独立自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人格。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小题2】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小题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小题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5】生乎吾前, , 。
【小题1】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小题2】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小题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小题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5】生乎吾前,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齐州泺源石桥记 (宋)苏辙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7分)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齐州泺源石桥记 (宋)苏辙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流为瑝,其浅可揭揭:提衣涉过浅水。 |
B.桥不能支,辄败败:失败。 |
C.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佚:通“逸”,逸乐。 |
D.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属:zhǔ接连。 |
A.①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 /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 |
B.①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①其利与民共者 / ②其可怪也欤 |
D.①非李公之老于为政,……桥将不就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A.本文对建桥的起因、过程和桥建成后良好的效果,均依次作了交代,周详简明,有条不紊。 |
B.文中议论由小及大,对“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死板做法,提出了批评。 |
C.本文见解深刻,切中时弊,说明作者本人亦是一个卓有见识精于吏道,脚踏实地的政治家。 |
D.本文先议论,后记叙,文笔工巧华丽,铺排叙述,长于概括。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4.语言表达- (共2题)
1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③⑥②⑤ | B.②⑤⑥①④③ | C.③⑤②⑥④① | D.⑥④①③②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