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2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3/19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忤爱细名信古不化
B.痕觎添加人才
C.日关立免力一劳永
D.别针相形见
2.如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呀!你从哪儿弄来的?”
D.就在选秀、唱歌类节目泛滥电视荧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
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5.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雍也》)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昔我往矣,     。    (《诗经·采薇》)
,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小题4】楚天千里清秋, 。     (辛疾弃《水龙吟》)
,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

3.语言表达(共1题)

10.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只填序号)
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白昼与夜晚的差异变得模糊。
②于是,人们愈发怀念那些由日月星辰掌控时间的美好年代。
③他们根据日月运行的天文周期,创造了“年、月、日”的概念。
④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仰望星空,祈求窥探时间流逝的秘密。
⑤工业化的生产线,更让每一天都变成日程表上同质化的数字,高效而索然无味。
⑥各类活动便次第进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既简单又自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