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滇池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滇池泥沙含量不断增多,透明度不断下降。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万~1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
2018年10~11月,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山火导致了数十万英亩的土地被烧毁,1万多所房屋被烧毁,造成了约84人遇难,还有1200人失联,洛杉矶一带受灾尤为严重。圣塔安娜风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火烧的方法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下图是洛杉矶地形示意图。
(2)说出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
(3)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林区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4)近年来,受控火烧的防火方法受到部分人群反对。请你举例说明反对的人群及理由。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高原上广泛分布石灰岩,许多地方由于土壤贫瘠,虽降水较多但地表缺水严重,很多只能生长灌木植被,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之一,山间盆地(坝子)是农业精华地带。下图是云贵高原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2)分析云贵高原发展“坝子”农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云贵高原在道路建设时,保护土壤的措施。
《孤独星球》是世界旅游圣经《Lonely Planet》的中文版杂志。《Lonely Planet》是全球最著名的旅行出版物品牌。其核心精神是负责任的旅行,有态度的探索。2018年7月27日,推出了20l8年度亚洲十大最佳目的地榜单(见下图)。其中四川省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地区,与韩国釜山、泰国清迈、日本长崎等亚洲旅游胜地共同名列榜单当中。
2018年度榜单:亚洲十大最佳目的地
图例
①釜山,韩国 ②乌兹别克斯坦 ③胡志明市,越南
④西高止山脉,印度 ⑤长崎,日本 ⑥清迈,泰国
⑦蓝毗尼,尼泊尔 ⑧阿鲁加姆湾,斯里兰卡
⑨四川,中国 ⑩科莫多国家公园,印度尼西亚
试分析四川省入围该榜单的原因。2.单选题- (共5题)
1972年,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岱菌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下图示意嶂石岩地貌形态。
【小题1】推测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应多为
A.花岗岩 | B.石英砂岩 | C.玄武岩 | D.板岩 |
A.差异侵蚀 | B.物理风化 | C.重力崩塌 | D.隆起抬升 |
煤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沉积矿产和能源,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不同的植物会形成不同的煤。
植物的演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菌类藻类时期、蕨类植物时期和裸子被子植物时期,三个阶段均为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时期。菌类藻类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成煤期,藻类大量繁殖,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煤,该时期形成的煤主要分布在南方寒武纪地层。
【小题1】推断地球菌类藻类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A.温暖广阔的浅海 | B.寒冷干燥的陆地 |
C.平坦开阔的陆地 | D.水深较大的海域 |
A.植物的生长繁殖是煤炭形成的物质基础 |
B.有机物被泥沙和水与空气隔绝,有利于煤炭形成 |
C.植物进化使得成煤环境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
D.菌类藻类时期形成的煤层厚度大,质量好 |
2014年8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某科考队研究草本植物入侵苔原植被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以长白山苔原带西坡海拔为例,在2046~2291m之间均匀布设若干样方,对样方的表层土壤进行测量,以分析不同坡度和海拔草本入侵度的差异,并生成下表(表中为不同草本入侵程度下的土壤因子平均值)。
【小题1】引起草本植被入侵苔原植被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水分 | C.光照 | D.热量 |
A.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地区 | B.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地区 |
C.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地区 | 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地区 |
A.有机质增加,水分减少 | B.有机质增加,水分增加 |
C.有机质减少,水分减少 | D.有机质减少,水分增加 |
林菜模式是指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的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下经济模式,每亩(666平方米)可以获得700—1200元收益。我国某地在秋末林木开始脱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下,夏季在林下栽种冬瓜和南瓜等 蔬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广东 | B.黑龙江 | C.山东 | D.西藏 |
①充分利用上地资源
②提升经济效益
③防止水上流失
④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