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70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河北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2.
读图甲“云南石林景观图”、图乙和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为石灰岩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包括孤峰、峰林、溶洞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1)描述“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的形成过程。
(2)试对云南石林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加以评价
(3)简述这一地区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下图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l)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单选题(共25题)

4.
下图为武陵源群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景观(   )
A.因冰川侵蚀形成B.具有永续性的特点
C.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D.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小题2】欣赏“千峰竞秀”的武陵源,应(   )
A.洞悉其文化定位B.探究其科学价值
C.选择适当距离俯瞰D.置身其中感悟意境
5.
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自然地理条件是该景观形成的基础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6.
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
B.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
7.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都是旅游资源
B.有吸引力,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C.文物古迹在建造之初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人文景观都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8.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描述了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因为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     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 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A.把握观赏时机B.选择观赏位置C.抓住景观特点D.移情于景
【小题3】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A.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B.火山喷发而成
C.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D.由沉积作用形成
9.
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
A.选择观赏位置B.选择观赏角度C.把握观赏时机D.把握观赏季节
10.
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其主要原因是两地有(   )
①游览价值差异
②市场距离差异
③地区接待能力差异     
④地理位置及其通达度差异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11.
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
A.在杭州西湖湖畔建设高质量的星级宾馆
B.在建设现代化的首都时,保护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
C.大规模开发陕北窑洞民间旅游资源
D.在寺庙中安装现代化激光照明设施
12.
华山修建游览索道后,每年可接待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其反映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是(   )
A.客源市场B.基础设施
C.资源价值D.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3.
旅游路线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选择最佳路径B.享受舒适的食宿条件
C.观赏到特色景观D.追求最佳效果
14.
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旅游前必须做的工作是了解
①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及分析、确定旅游线路
②景观的历史价值
③景观的美学价值
④景观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题文)下列选项中,属于旅游活动基础设施的有
①旅游景观
②旅游者
③电信
④购物场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布达拉宫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因为其
①建筑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②因地制宜,依山而建
③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④具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每年旅游旺季,西藏布达拉宫每日仅开放6.5小时,接待850位游客,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B.自然条件限制
C.环境容量限制D.游客数量不足
17.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旅游者要想达到“人在画中游”的佳境,宜选择的旅游方式为
A.乘船B.乘汽车C.乘火车D.乘飞机
18.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构景的基本准则是指
A.人文景观强调构景美B.自然景观的组合美
C.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突出人文景观D.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19.
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B.旅游饭店
C.桂林山水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0.
万里长城绵延6000多千米,但仅有少数地方开辟为旅游景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地段
①修建长城的材料不同
②受经济距离的影响
③交通的通达性差异
④历史文化价值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1.
下列有关中国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也是旅游收入大国
B.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的民族风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C.我国正在兴起的红色旅游,即主要观赏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
D.我国将成为第二旅游收入国,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2.
下列旅游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是
A.大客车驶入景点游览区内B.在敦煌莫高窟用闪光灯对壁画拍照
C.在海滨浴场游泳D.在景点建筑上刻字留念
23.
现代,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新的旅游形式,它们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与城郊独特的构造地貌有关
B.主要依托于比城市温凉的气候条件
C.因为一些名人在城郊留下了墨迹、赋诗、名联等而增加了知名度
D.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
24.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风景优美,被誉为人间仙境。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九寨沟作为旅游资源,其价值最主要体现在
A.有历史文化价值B.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C.较高的美学价值D.巨大的科学价值
【小题2】作为旅游资源,九寨沟的突出特点是
①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②可创造性
③季节的变化性
④空间分布的广泛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5.
下图为春节期间北京庙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看出,影响庙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停车位的数量B.经济收入水平
C.便利的交通条件D.举办地的环境容量
【小题2】人们逛庙会的主要目的是
①享受一流的服务和娱乐
②满足春节假期的休闲需求
③体验娱、食、购、游的乐趣
④欣赏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文景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从庙会的形式和内容看
①是展现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
②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季节性
③是宗教活动的一种形式
④是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6.
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正确叙述有
①基本内容: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交通条件、旅游设施和服务   
②实施步骤:评估分析开发条件、明确发展定位、具体安排旅游要素
③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旅游景区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7.
下列对旅游景区交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旅游景区交通线路设计要尽量平直
②交通方式要根据景区特色力求多样化
③ 交通布局不能破坏景区背景环境
④ 景区交通规划就是对交通线的规划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8.

   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D.秋季
【小题2】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
【小题3】如要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应选择的线路是
A.甲B.乙C.丙D.丁

3.选择题(共3题)

29.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为进一步了解伟人深邃的思想,班级举行以“走近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30.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为进一步了解伟人深邃的思想,班级举行以“走近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31.

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左视图为矩形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