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某校学生张锋在做课题《调查家庭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迁到了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影响该同学爷爷的迁移因素是 ,影响该同学爸爸的迁移因素是 。(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类似于张锋爸爸的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流向是什么?
(3)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优秀人才迁移到发达国家,这种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利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2)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23题)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 B.属于生物资源 |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 D.属于气候资源 |
A.具有区域差异性 |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 D.具有资源的整体性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 |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带,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图和甲地段公路线路照片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A.网状分布 | B.“之”字形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A.气候湿润,降水多 | B.地势较高,坡度大 |
C.水源短缺,近水源 | D.土壤肥沃,梯田多 |
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 B.气候变暖 | C.下渗减弱 | D.河道淤积 |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①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地质地貌灾害 | B.气象灾害 | C.生物灾害 | D.海洋灾害 |
A.复杂性 | B.群发性 | C.潜在性 | D.突发性 |

【小题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 B.带状聚落 |
C.环状聚落 | D.团状聚落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 B.洪涝 | C.旱灾 | D.寒潮 |
①人口外迁
②房屋加固
③组建志愿者队伍
④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
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 |
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 |
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 |
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 |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 | 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 | 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 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 | 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

【小题1】从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看,浙江省目前处于( )
A.木柴时代 | B.煤炭时代 |
C.石油时代 | D.核能时代 |
①提高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比重
②积极发展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③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中生代,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恐龙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 | B.冷干 | C.冷湿 | D.暖干 |
A.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
C.全球海岸线变短 |
D.全球自然带北移 |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 | B.②时期 |
C.③时期 | D.④时期 |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

【小题1】四个地区中,自然增长人数最多的是( )
A.①地区 | B.②地区 | C.③地区 | D.④地区 |
A.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完善 | B.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C.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 D.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 B.资源 | C.对外开放程度 | 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A.土地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 B.矿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
C.光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 D.气候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空前庞大,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务工与经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对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方向描述错误的是( )
A.乡村流向城市 | B.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 |
C.从内地到沿海 | D.从东南迁往西北地区 |
A.资源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文化因素 |
每年10月老王从太原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 )
A.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 B.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 |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 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迁移 |
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B.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C.整治环境污染 | 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
A.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B.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 |
C.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