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投奔/疲于奔命复辟/鞭辟入里参拜/功过参半史乘/乘风破浪 |
B.剥皮/生吞活剥艾叶/自怨自艾暴躁/一曝十寒刻薄/厚此薄彼 |
C.裨益/稗官野史谙熟/万马齐喑炮制/枹鼓相应泥淖/绰绰有余 |
D.强拆/天寒地坼皎洁/庸中佼佼通缉/开门揖盗撩拨/烟熏火燎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选自韩愈《读荀子》)
【小题1】(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小题2)上文中“火于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扬雄是汉代大儒,他的字是 ▲ 。(2分)
【小题3】(小题3)请概述上文中作者对孟子的评价。(2分)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
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
B.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
C.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 |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刻满皱纹的脸”“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
【小题3】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己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
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小题1】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小题2】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3】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
4.语言表达- (共2题)
《财经日报》近日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态,西部承接产业不能转移污染,但这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诚然,西部跟东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也要吃饭,要发展,但复制东部地区的老路,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往往突破了环保底线。有的部门甚至为增加税收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专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只是一个阶段,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双刃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15字以内)(2)依据上文,西部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在于?(20字以内)
5.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