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5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综合题(共4题)

1.
(1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2.
材料 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旧址群——革命圣地延安,有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宝塔山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13年“五一”小长假,延安接待游客29.4万人次,创收1.7亿元人民币。

(1)如图所示住宅类型叫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地形区)特有的景观,导致该地区出现这种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今旅游时尚是回归自然。人们到陕北则住在图中所示的住宅,这说明了现代旅游的哪个特点?
(3)延安市旅游发展方向应为________旅游,其对延安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何积极的作用?
3.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其旅游发展趋势和特征对我国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先导、示范效应。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2010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某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择一次)
历史文化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市观光购物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乡古镇风情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教名胜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性,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是有限的。
(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
(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两点)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西北方30千米处是海拔5 596
米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分布有众多的古冰川遗迹。发源于雪山的玉泉河的水流被分为3
股进入城中,形成了环城而流的城市水系,以致每家门前都有河水流过。穿街过巷的河水,
把铺在地面的玉彩石洗得干干净净。
材料二 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上,游客们看到的是一幅与真实纳西族人无关或变异了的旅游商品交易图,如果再不进行有效控制,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将转移或失落。
(1)丽江古城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哪些旅游价值?
(2)每年的5~10月旅游旺季时,丽江古城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

2.单选题(共17题)

5.
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6.
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下题。

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7.
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 )
A.清真寺B.埃及金字塔
C.黄山云海D.傣族泼水节
8.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下题。

c地建休闲度假区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9.
(题文)有关旅游活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际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增加了旅游客源国的外汇收入
B.发展入境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发展旅游业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不同地区间的人们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了交流
10.
选择旅游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标准是(  )
A.安全B.经济C.舒适D.快捷
11.
闻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很早就被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关于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温度高、海水清晰、水面平静,是珊瑚虫繁衍的最适宜条件
B.大堡礁的形成大致经过环礁、堡礁、岸礁三个过程
C.大堡礁是在地壳缓慢上升的过程中形成的
D.澳大利亚大堡礁为死珊瑚礁
12.
2008年7月,江西三清山(如甲图)、福建土楼(如乙图)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行列。据此完成下题。

福建土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经济价值B.美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D.科学价值
13.
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①气候高寒缺氧 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 ③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 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下题。

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
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 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B.43%C.68%D.80%
15.
下列景观哪些需把握好时机欣赏(  )
A.路南石林B.吉林雾凇
C.恒山悬空寺D.羌西情人桥
16.
国家确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年。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红色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旅游的载体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
B.红色旅游可以促进老区的发展
C.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振奋民族精神
D.任何地区都可以借“红色旅游年”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
17.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B.天坛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
18.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下题。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⑤
19.
自2003年2月15日起,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向中国旅客开放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旅游业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可以导致超前消费,不利于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养成
20.
与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富翁蒂托、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人沙特尔沃思一样,奥尔森也是花了2 000万美元才买到珍惜的“太空游览门票”。这说明人们太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影响之外,还要考虑(  )
①经济承受能力 ②男女性别 ③闲暇时间 ④知识水平⑤国籍 ⑥健康状况
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⑥D.①③④⑥
21.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下题。
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选择题(共2题)

22.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问题。

23.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