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期末统考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4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俪(yǐ) 好(pǐ) 安然无(yàng) 不落言(quán)
B.发(jí) 起(xuè) 接而至(zhǒng) 乎待哉(è)
C.窈(tiáo) 合(cuò) 心有余(jì) 遥思远(chàng)
D.(liǎo)水轻(yuān)一而就(cōu) 模两可(léng)
2.

爸爸拿回来了许多书。(改成“把”字句)

3.

爸爸拿回来了许多书。(改成“把”字句)

4.

学习了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CO2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将试剂瓶加满{#blank#}1{#/blank#}(选“蒸馏水”或“干净雨水”),恰好200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200mLCO2

③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blank#}2{#/blank#}体积CO2

图二: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blank#}3{#/blank#}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①关闭K1,打开K2,缓缓通入600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K1,打开K2,继续通入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2{#blank#}4{#/blank#}.

A.一定能与NaOH反应         B.可能与NaOH反应

C.一定能与Ca(OH)2反应         D.可能与Ca(OH)2反应.

5.

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原为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
C.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欧•享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套中人》等。
D.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等。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20分)
谢 天
(台湾)陈之藩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可为什么却要谢天呢? 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谜。
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才得到一种新的领会。
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耳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耳;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谦卑的致词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好像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忽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了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了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作品的开篇显得平淡,甚至有俗套之嫌,但作品的主题却深刻而富有哲理。寓深刻
于平淡,融哲理于浅显,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B.本文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第一、二部分是分说,分别从祖母和爱因斯坦两方面
说明人们对“谢天”的态度;第三部分则总结,得出结论。
C.本文以“谢天”为线索,将祖母、“我”及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等三个材料组
织起来,从而使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比如作品通过祖母与爱因斯坦对“谢天”
的看法的对比,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
E.用“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的材料,表现“我”的幼稚无知,为下文
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作好了铺垫。
【小题2】“我”对“天”的看法,前后有什么改变?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原来,“我”以为“天”是指
(2)后来,“我”以为“天”应该是指
【小题3】本文的线索是“谢天”,请从行文中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谢天”写出“我”的心态变化的?(4分)
【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体验,或听闻的人、事),理解“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这句话的含义。(8分)

3.语言表达(共2题)

8.
汉字有很多形似字,因而也就有了很多有意思的对话。仿照下列例句,另选两组形似字,各写一句话。(4分)
熊对能说:穷成这样了,四个熊掌全卖了。
巾对币说:带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

 
9.
仿照示例,为电影剧本写批注。(4分)
根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里有一句描写:“虎耳草在晨风里摆着。”沈先生对这个文学剧本的许多细节有过十分仔细的修改和批注,其中对这一句,他的批注是:“不可这么说,虎耳草紧贴隙间和苔藓一道生长,不管什么大风也不会动的。”
剧本里还写道:“端午节那天下着毛毛雨。”
你的批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