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语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罗绮(qǐ)脚镣(liào) 雪茄(jiā)寒喧 |
B.弥补(ní)戕害(qiāng)报应(yīng) 针砭 |
C.离间(jiàn)尸骸(hái)揾泪(wèn)坐落 |
D.伺候(cì)金戈(gě)矩形(jù)好像 |
2.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①题目:初一,你好!
作文②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人在自己门前种了棵槐树。一个过路的年轻人看见了,对他说:“槐树虫多。”他便把槐树砍了,种了一棵杨树。一个过路的老年人看见了,对他说:“杨树不是好材料。”他又把杨树砍了,种了一棵枫树。一个过路的女子看见,对他说:“枫树树阴少。”于是他又把枫树砍了。十年过去了,年年见他种树,但他门前总没有一棵树。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
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小题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下阕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
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小题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下阕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3.语言表达- (共1题)
4.
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毛病,阅读后按要求完成文后的题目。
技术监督部门最近⑴在河南新乡等地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这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⑵又⑶再次⑷发现了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是完全⑸仿照⑹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⑺的真正的⑻ “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制造⑼的,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此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呼吁⑽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务必⑾向当地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报告,或直接向宝洁公司报告,一经查实⑿,该公司将惠赠⒀微波炉一台。
(1)必须删除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
(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 。
(3)不得体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分别改为 、 。
技术监督部门最近⑴在河南新乡等地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这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⑵又⑶再次⑷发现了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是完全⑸仿照⑹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⑺的真正的⑻ “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制造⑼的,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此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呼吁⑽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务必⑾向当地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报告,或直接向宝洁公司报告,一经查实⑿,该公司将惠赠⒀微波炉一台。
(1)必须删除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
(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 。
(3)不得体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分别改为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