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我国严重的高氟水地区。人类若长期饮用氟含量高的水,会出现腿疼、胳膊疼、牙黄、胳膊伸不直等各种疾病。高氟水的形成受到背景岩石、气候、地温环境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示意图。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右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图。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并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右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图。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并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中,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如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2题)
5.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小题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3】该绿化方法宜选择的植物类型是
①耐旱植物 ②耐盐碱植物 ③耐贫瘠植物 ④高大乔木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1~2月 | B.3—6月 |
C.7—9月 | D.11月—次年1月 |
A.避免客土下滑 | B.利于客土和本地土壤的融合 |
C.提高草种的发芽率 | D.利于地表水下渗 |
①耐旱植物 ②耐盐碱植物 ③耐贫瘠植物 ④高大乔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6.
河流含沙量为河流中单位水体所含悬移质泥沙的重量。河流输沙量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教量,其大小取决于含沙量和径流总量。下表为我国四条河流入海口泥沙特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②河较③河年平均人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流域
【小题2】四条河流中,多年平均人海径流量最小的是
【小题3】对比四条河流流域的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的不同,主要利用下图中甲、乙、丙所表示的哪些“3S”技术。(注:下图中的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


【小题1】②河较③河年平均人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流域
A.暴雨频率高 | B.植被覆盖差 | C.汛期时间长 | D.河流落差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 | B.乙 | C.丙 | D.甲、乙、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