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63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认/奉臧极泰来如法制/烙之刑
B.取/搏/含情脉脉冕堂皇/沐猴而
C.迫/勉难/虎作伥沙俱下/古不化
D.置/头/风餐宿螳臂车/安步
2.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3.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华南虎案、药家鑫案、甬温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      
①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
②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部分
③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④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⑤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
⑥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
A.②⑥⑤③①④B.⑤③②⑥①④C.②⑤⑥①③④D.⑤②①③⑥④
5.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6.

下列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7.

下列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小题1】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祭告B.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负:背着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泛指绳索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根本
【小题2】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世言晋王将终也吾王好鼓乐B.盛锦囊愿十五城请易璧
C.尔无忘乃父之志又欲肆西封D.庄宗受藏之于庙毕礼而归之
【小题3】对全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挈全文,然后逐层论述。
B.文章的第二段通过庄宗不忘父志,发愤图强的史实印证“人事”的重要性。
C.文章第三段对比分析事理后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D.文章结尾作者告诫为国者不应该沉溺于美色之中,而应该培养高雅的情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语言表达(共1题)

9.
另换一种动作或表情,仿写句子。(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   
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   
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