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写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2)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分析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落后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分析印尼发展可可加工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
材料二: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简要写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2)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分析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落后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分析印尼发展可可加工的有利条件。
2.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________。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________。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3.

【小题1】亚洲地势特点是( )
【小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
读图甲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乙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亚洲地势特点是( )
A.西部高,中部低 | B.东部高,西部低 |
C.中部高,四周低 | D.中部低,四周高 |
A.太平洋 | B.北冰洋 | C.印度洋 | D.大西洋 |
4.
读欧洲西部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小明一家去欧洲西部度假,以下哪项不是他们的见闻( )
【小题2】以下国家和旅游景点的搭配,正确的是( )
【小题3】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 )

【小题1】小明一家去欧洲西部度假,以下哪项不是他们的见闻( )
A.A国多阴雨天气,外出需要带一把伞 |
B.B国餐桌上常见牛肉和牛奶,这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
C.目睹了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一一莱茵河 |
D.听当地居民说,C国冬季可能会有洪涝灾害 |
A.A国一塔桥和仰光大金塔 | B.B国一国会大厦和泰姬陵 |
C.D国一峡湾风光和比萨斜塔 | D.E国一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 |
A.以种植业为主 | B.以畜牧业为主 |
C.以林业为主 | D.以渔业为主 |
5.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B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4】M、N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高 |
B.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
A.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
B.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
C.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
D.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
A.耕地面积少于中国 | B.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黄麻等 |
C.工业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带 | D.是世界上石油和铁矿石的重要出口国 |
A.光照 | B.热量 | C.地形 | D.降水 |
6.
【小题1】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小题2】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
【小题3】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2019年元旦前后,唐山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雨伞 | B.御寒衣物 | C.摄像机 | D.地图 |
A.面食 | B.牛羊肉 | C.大米 | D.鱼 |
A.棉花、小麦 | B.橡胶、椰子 | C.牛肉、水稻 | D.蔬菜、牛奶 |
7.

【小题1】与爱尔兰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最符合的是( )
【小题2】爱尔兰最典型的自然带类型是( )
【小题3】该岛之所以能形成深厚的优质泥炭层,取决于( )
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绝大部分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冷湿环境。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以出产优质泥炭而闻名于世。
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爱尔兰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最符合的是( )
A.-5 ℃,97 mm | B.-3 ℃,221 mm |
C.3 ℃,95 mm | D.5 ℃,333 mm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苔原带 |
A.植被的覆盖率 | B.植物的种类 |
C.植物的生长速度 | D.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 |
8.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9.
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A、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小题2】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长的时间是
【小题3】图中 C 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影响图A、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1 月 | B.5 月 | C.7 月 | D.10 月 |
A.寒流经过 | B.暖流经过 | C.有上升流 | D.寒暖流交汇 |
10.
读国甲和图乙,图甲所示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理石( )
【小题2】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
【小题3】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小题1】大理石( )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
1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
【小题2】下列关于B水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
A.海浪侵蚀作用 | B.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冲积作用 | D.人类不合理活动 |
A.由于气候变干,范围将不断萎缩 |
B.由于地壳运动,范围将不断扩大 |
C.东西两岸的气候截然不同 |
D.南北两端都有大河注入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