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2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然开朗(huō)谤(fěi)俩( jì)然长逝(kè)
B.刚自用(bì)锁(jiā)造(dì)钟灵秀(yù)
C.暴天物(zhěn)石(pán)哽(yè)含情脉脉(mò)
D.坑拐骗(mēng)午(shǎng) 笑(yàn)博闻识(qiáng)
2.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3.

两个可视为点电荷的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相互作用力为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课外阅读(11分)
面子
孙智慧
㈠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
㈡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
㈢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
㈣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地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
㈤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了,他看出大家都带着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㈥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
(选自《北文学》,有删节)
【小题1】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A.(2分)
【小题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
答:
(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
答:
【小题3】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4】文章最后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A.(2分)

3.语言表达(共2题)

5.
下面的长句较费解,请改写成语言连贯的4个短句。(4分)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
(1)     
(2)     
(3)     
(4)     
6.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4分)
近日,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正式启动。
按照“领雁工程”计划,市教委将组织100所城镇优质中小学与100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采取以城带乡、合作共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方式,力争3年内将项目学校培养成为内涵发展的“领雁”学校,辐射带动区域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就是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适应重庆教育在新时期的新需求,努力实现重庆基础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各中小学将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联建方式,全作共进、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项目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优质与特色共同发展。
同时,“领雁工程”还将以示范学校、项目学校联动为支点,拓展形成“领雁”连锁发展机制,不断扩大“领雁工程”的影响范围,实现以一带十、以十传百,形成重庆市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内涵发展的“雁群效应”。
(1)根据这则消息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分)
 
(2)请概括“领雁工程”计划的核心内涵。(2分)(不超过30个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