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教师专用)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语文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27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4题)

1.
选出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渐染(jiàn)前恭后倨(jù)贻误至高无尚
B.缟素(gǎo)吹毛求疵(cī)蝉联克敌致胜
C.载客(zài)踽踽而行(yǔ)光牒优哉游哉
D.肯綮(qìng)靡靡之音(mǐ)坐落电影脚本
2.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这种现象揭示了(    )

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③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这种现象揭示了(    )

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③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①“政”通“正”,正当的意思;②“清和”指农历四月。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写景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材料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
有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把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很快,就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皇帝说三天后来看效果。工匠一组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又要了很多的工具。而和尚这一组,却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三天后,皇帝首先查看的是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只见这座寺庙五颜六色,工艺也非常精巧,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皇帝又转头看和尚整修的寺庙,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寺庙非常干净,里面所有的物体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出外界的光彩——天上的云,地上的树,以及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外界的一切,都变成了它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种庄严深深打动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语言表达(共2题)

7.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5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8.
“地球一小时”起初只是一项号召悉尼居民关灯的活动,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今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了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
然而,伴随“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展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不断。有人认为,熄灯一小时是一场“秀”,实际意义不大。
那么对于这个活动,你有何看法呢?请谈谈你的想法,8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