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61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
A.镣铐 / 瞭望 踮脚 / 掂量 炽热 / 熏炙
B.粮食 / 估量 鬈曲 / 蜷缩 攻讦 / 劫难
C.肖像 / 姓肖 旋涡 / 旋风 喧豗 / 渲染
D.伺候 / 伺机 矿藏 / 宝藏 媲美 / 纰漏
2.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关语句,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
有人说, _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
有人说……他,就是钱学森,一个充满传奇、更孕育感动的中国人!
①他有毅力,在功成名就颐享天伦之乐时,他孜孜不倦。②他有大爱,在诬陷迫害与艰难险阻中,他痴心不改。
③他是天才,在高深莫测的科技尖端领域,他风光无限。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4.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事。这表明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一同到林间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他:“我们又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3.语言表达(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字,做文后题目。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上海青年人文经典读书办公室2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上海白领将阅读视作自己的兴趣,但是仅有一成多的白领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一半受访者习惯网络阅读,基本停留在“浅阅读”层面。
在此次调查中,六成左右的上海白领将阅读视作自己的兴趣,而表示不喜欢阅读的仅有两成。白领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和信息,持这一观点的占全部受访者的48.2%,另有25.7%和25.2%的白领分别出于工作需要和休闲娱乐而选择阅读。
工作繁忙是白领的一大特点,忙碌的工作压缩了白领们宝贵的阅读时间。在受访的白领青年中,仅有12.4%的人每天阅读超过一个小时,超过半小时不足一小时的有16.8%,而不足半小时的占到了24.2%,其余的则基本没有阅读习惯。
随着网络的普及,白领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阅读,首选网络阅读的占到了52.2%。互联网的兴起还直接冲击了白领的阅读消费习惯,83.3%的白领平均每月购书支出不足100元,其中不足30元的有15.2%。此外,报纸、杂志等纸媒因价格便宜、购买方便等也受到白领的青睐。
调查报告指出,阅读时间过短,以及通过网络、报纸和杂志的阅读,基本都是一种“浅阅读”,对于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作用比较有限。与之相对,阅读图书是一种“深阅读”,需要较多时间投入。遗憾的是,大多数白领因为工作忙碌而放弃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不超过16个字)(3分)

4.其他(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7)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