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了以 、 为主的景观特色,图中字母D所在河流中游主要自然灾害是 。
(2)B区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
(3)列举防治B区荒漠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24题)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a表示风力侵蚀 ②.b表示风力搬运 ③.c表示流水溶蚀 ④.d表示流水搬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主房坐北朝南,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 B.太阳辐射弱 | C.降水少 | D.冬季风力强 |
A.尖屋顶、地势高 | B.平屋顶、地势高 |
C.尖屋顶、地势低 | D.平屋顶、地势低 |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带,也是京津冀地区风沙源头之一。科学家把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纤维粘合剂放到沙里,再添加适量的水,实现沙漠土壤化,然后种植农作物来改善沙漠环境,恢复生态平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种植农作物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热量 | B.水源 |
C.土壤 | D.光照 |
A.增加土壤水分 | B.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
C.改造土壤颗粒的结构 | D.改造土壤的矿物养分 |
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 |
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
C.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
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
【小题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 B.铁矿石 | C.水力资源 | D.煤炭资源 |
A.劳动力成本 | B.劳动力素质 | C.市场 | D.便捷的交通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

A.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 B.北京、重庆、四川、云南 |
C.陕西、湖南、贵州、新疆 | D.福建、四川、重庆、上海 |
【小题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温带落叶阔林带 | B.渭河平原 |
C.湿润区 | D.上海市 |
A.地形、土壤 | B.气候、水文 |
C.地形、气候 | D.土壤、水文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
B.黏重的土壤 |
C.便利的交通 |
D.平坦的地形 |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广泛用于
A.灾害评估 | B.作物估产 | C.勘测矿产 | D.抢险救灾 |
A.大气质量图层 | B.人口分布图层 |
C.矿产分布图层 | D.土壤类别图层 |

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土壤肥沃 |
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
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
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 |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B.酸雨、水土流失 |
C.寒潮、酸雨 | D.土地荒漠化、寒潮 |
A.森林覆盖率高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降水丰沛 |
A.平原绿化工程 | B.“三北”防护林体系 |
C.沿海防护林工程 |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
B.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
C.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雨林面积正逐渐缩小。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孙雨林将被彻底毁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不属于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故称为“地球之肺” | B.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 D.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
①迁移农业 ②修路、城镇建设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A.生物循环旺盛 | B.植物生长速度快 |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 |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
① 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②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③ 商业性伐木
④ 建立缓冲区
⑤ 过度的迁移农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发电 | B.防洪 |
C.养殖 | D.梯级开发 |
A.火电 | B.水电 |
C.核电 | D.风电 |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 B.南亚、南美洲、欧洲 |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 D.南亚、非洲、南美洲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
A.商业性伐木 | B.雨林观光旅游 | C.过度迁移农业 | D.大规模农场 |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口的密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A.GPS、GIS | B.GIS、RS | C.GPS、RS | D.GPS、RS |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 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
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
A.可以在GPS技术的指引下设计最佳配送路线 |
B.可以通过GIS技术,追踪包裹的位置 |
C.可以通过RS技术获知各配送网点的库存 |
D.可以通过GIS分析,实现就近网点配送 |
A.新疆地形有“三山夹两盆”特点 |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C.旱作农业为本区的主要特色 |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退耕还林 |
读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东部 | B.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
C.直接注入墨西哥湾 | D.是美国最长的河流,且水量丰富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
C.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 |
D.煤炭丰富,铅锌矿产贫乏 |
A.扩大耕地面积 | B.修建水库 |
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 D.矿山开采 |

【小题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焦化-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信息联系 | B.生产协作联系 | C.科技联系 | D.商贸联系 |
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B.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C.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劳动就业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
C.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 D.增加经济产值 |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新技术工业 |
某出租车司机遇一男子抢劫,搏斗之中,司机弃车逃生。该男子把车开走,司机随即报警。110指挥中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很快确定出出租车的行驶轨迹和方向,并推断出最佳拦截地点。随后,110指挥中心通知最近的警车进行拦截。大约1小时后,民警将该男子抓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110指挥中心在这次警情处理中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仅有GIS | B.RS和GPS | C.GPS和GIS | D.RS和GIS |
A.指挥调度警务 | B.提供决策信息 |
C.收集地理信息 | D.查询地理信息 |
①监测农田受灾情况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跟踪产品流向 ④估测粮食产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与“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升空,共同被列为“三大航天工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通过手持信号系统,救援队可以不断地得知遇险人员的位置,并很快到达遇险人员所在地,这主要是利用了GPS技术的哪一特征 ( )
A.全天候 | B.连续性 | C.全方位 | D.全球性 |
A.启动GPS跟踪系统,锁定车辆具体位置 | B.发出摇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 |
C.通过GPS向劫持车发出警告 | D.发动空袭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