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指出高床育苗的优点,分析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
(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起初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如今,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还利用无法造林的空地发展风电项目且向外输出电力。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指出高床育苗的优点,分析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
(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3.
【旅游地理】
雪乡原为双峰林场,雪乡双峰景区原来也只是林场工人的住宅区。距离牡丹江170公里,距离哈尔滨280公里,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乡在1999年才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2013年因湖南卫视在此拍摄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之后,雪乡的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旅游也热起来了,其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倍增。

2017年从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发表开始,到主流媒体报道黑心店家的坑人行为,直至最后以当地旅游局对黑心店家进行处罚、官方媒体公布事件处理结果为结束。整个过程,着实是让雪乡彻彻底底火了一把。
试分析“雪乡”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劣势。
雪乡原为双峰林场,雪乡双峰景区原来也只是林场工人的住宅区。距离牡丹江170公里,距离哈尔滨280公里,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乡在1999年才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2013年因湖南卫视在此拍摄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之后,雪乡的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旅游也热起来了,其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倍增。

2017年从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发表开始,到主流媒体报道黑心店家的坑人行为,直至最后以当地旅游局对黑心店家进行处罚、官方媒体公布事件处理结果为结束。整个过程,着实是让雪乡彻彻底底火了一把。
试分析“雪乡”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劣势。
2.单选题- (共3题)
4.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示意图,其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据材料及图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小题2】该湖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
【小题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小题1】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冰川作用、风化作用 | B.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
C.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 D.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
A.西北部 | B.东北部 | C.东南部 | D.西南部 |
A.冬季风力偏大 | B.夏季气温偏高 |
C.夏季降水偏多 | D.冬季光照较强 |
5.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
【小题2】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小题3】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 )
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
A.地势崎岖 | B.河流穿城而过 |
C.东南部为山地 | D.气候干旱 |
A.地铁站 | B.大型商场 |
C.汽车厂 | D.生态保护区 |
A.东南部 | B.西南部 |
C.东北部 | D.西北部 |
6.
石油运输管道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其中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 ( )
【小题2】对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及防治,正确的是 ( )
①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②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 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则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 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 ④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度让其不冻结
【小题1】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 ( )
A.3m | B.6m | C.9m | D.12m |
①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②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 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则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 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 ④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度让其不冻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