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0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档期(dàng)夹克(jiá)安土重迁(zhòng)自怨自艾(yì)
B.按捺(nà)薄暮(bó)戛然而止(jiá)卷帙浩繁(zhì)
C.标识(shí)关隘(ài)犯而不校(jiào)涸泽而渔(hé)
D.削减(xuē)回溯(sù)咬文嚼字(jiáo)穿凿附会(zuó)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5.At last he chanced to sail back towards the place _____ he had started. 
6.At last he chanced to sail back towards the place _____ he had started. 
7.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不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8.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不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2.话题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怎样去读书,怎样去思考呢?有人说,重要的是“读”,只有“读”,你才能广连的占有知识而处于自由的境界;有人说,重要的是“思”,只有“思”,你才会获取更为丰富的营养而成为智者。
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呢?请结合你自身的体会,以“读与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和抄袭。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危机和能源污染步步逼近,获取新型能源已经变得十分迫切。虽然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不断地被开发利用,但很难想象,它们能够完全替代传统能源。
1939年,美国科学家证实,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氚原子核通过碰撞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可以释放出一个中子和17.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该发现揭示了已经持续“燃烧”了50亿年的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氢的同住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的奥秘。
模拟太阳,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而又清洁的能源,成为了人类的新梦想。面对这个梦想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原本独立进行研究和实验的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7个成员合作协定
了“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计划”,合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造“人造太阳”。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在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气压达3000多亿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核聚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人造太阳”将模拟这一过程,在建成的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像变压器似的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密度和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
作为核聚变反应的必要燃料,氘在自然界中几乎“取之不尽”,它可以从空气中提取,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含有45万亿吨氘,而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30毫克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采集氘进行聚变反应,产生的能源足够人类使用100亿年。
但是,在地球上再现太阳的环境,以利用这种强大的能量,就意味着必须实现极高的温度,使燃料能够达到上亿度的高温,并且把处于上亿度高温下的燃料约束到一个局部的小空间当中。发达国家纷纷兴建的磁约束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就是用大量线圈和磁体构成一个环形的磁容器,来盛装约束极高温度的聚变燃料,让它发生具有可控性的核聚变反应。
由于技术局限,目前的“人造太阳”释放电能的时间很短。科学家寄希望于全超导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使实验装置释放电能的时间延长。我国已建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使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更进一步,更有利于等离子体稳态先进运行模式的探索。
近期,“人造太阳”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美国能源郜近日宣布美国国家实验所的模拟太阳中心核反应的世界最大激光器“国家点火装置”即将启动,中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环流器二号A也取得了新的国际创新成果。
【小题1】下列对“人造太阳”的工作原理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氘原子核与一个氦原子核发生碰撞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一个中子和17. 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
B.首先建成一种实验装置,然后在它内部通过上亿度高温实现氘和氚的聚变,最后控制并利用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
C.在核聚变反应装置中,通过极高温极高压的条件,实现具有可控性的氘和氚的热核聚变反应,以此来获取巨大的能量。
D.提取自然界海水和空气中的氘,通过能量巨大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而又清洁的能源。
【小题2】(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枯竭而导致的能源危机使人类通过“人造太阳”工程获取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需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B.通过对自然界中几乎“取之不尽”氘的核聚变反应的利用,人类将获得一种新型的能源,同时也将由此告别受污染的生存环境。
C.如果想利用核聚变所产生的强大能量,必须的条件是使核燃料达到上亿度的高温且把它约束到一个局部的小空间中。
D.我国已建成并成功投入运行实验的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是世界上第一个托卡马克实验设备。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计划”由欧盟、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7个成员共同参与,说明只有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加速核聚变能利用的实现。
A. 在地球上再现太阳的环境,使用全超导核聚变装置为人类提供能够完全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问题的唯一出路。
B. 一日“人造太阳”项目实现了商用化,通过核聚变获得的新型能源将造福于全人类,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将会用上一种更清洁、更安全的电力。
C. 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成功建成,为我国棱核聚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全面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4.语言表达(共3题)

11.
仿照画线句,在下面的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内容前后连贯。(4分)
例句:山水足有品格的。巍然耸立是大山的品格,清澈宜人是溪流的品格;莽莽苍巷是北国山川的品格,明净秀丽是江南山水的品格。辽阔大地,山山水水,无不呈现着各自的性情、品格。
诗歌也是有风格的
____,____    。唐诗宋词,林林总总,无不呈现着各自的意蕴、风格。
12.
2010年5月6日晚,空军驻济南某航空兵师80后飞行员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在驾驶某型飞机时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对飞行员的英雄壮举写一段赞辞。要求语言得体,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5分)
赞辞: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6分)
三星堆祭祀境内各种奇诡怪异的形象从未见于著录,至夸我们还不得不主要借助于有关中原文化典籍的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三星堆遗物厦其风貌和内涵。如关于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鸟等形象的认识,就不得不借助于我们已知的关于司神巫师、建木社树和龙凤等中原知识,来对三星堆遗物加以猜测性的对比,这就难免发生歧义,难以准确认识其真谛。三星堆文化的族属和文化渊源,若隐若显,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振荡,使我们至今时巴蜀内部的民族关系还难取从纷繁中理出头绪。三里堆文化还以遗迹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蜀城邦体系和错综复杂的古蜀王国体系,但我们仅凭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的蜀王世系的知识,无法为它找到文化学上的坐标定位。
(1)  
(2)  
(3)  

5.其他(共1题)

14.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5分)
译文:
(2)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5分)
译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话题作文:(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