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0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词,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扁舟(piān)曾谙(yīn)垓下(gāi)勾当(gōng)
B.剽悍(biāo)创伤(chuāng)肯綮(qìng)腕力(wǎn)
C.刈旗(yì)水涡(wā)刨床(páo)麾下(huī)
D.葭苇(jiā)王翳(yì)殷勤(yīn)泾渭(jīng)
2.

北纬45°习惯上的表示方法是(    )

3.The play had already been on for quite some time when we _______ at the New Theatre.
4.

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 7 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E1G1的长分别为14cm和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l,其长度为40cm.(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

(Ⅰ)将l放在容器Ⅰ中,l的一端置于点A处,另一端置于侧棱CC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

(Ⅱ)将l放在容器Ⅱ中,l的一端置于点E处,另一端置于侧棱GG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保持文化的定力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交融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族群、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差异,国家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状况极不均衡。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急切心愿的背后,也特别易于出现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焦虑症候。
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全球化规则面前,实现族群完全平等的文化交流只是善良愿望。不顾客观实际以他人标准为规范的盲目操作,对发展中国家文化而言弊多利少。如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引发关于评审公允的诘问,个中总不免存有几分“诺贝尔情结”的醋意心理。然而,只要认识到西方文化至上和对非西方文学潜意识偏颇的评判心理,心态就会平和。这个奖项或许只代表西方文化的权威,对判断中国文学水准的高下也没更大的意义。又如,近些年总有人用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靠人情和赠票换来的上座率,只会给人留下推销低档货色的印象。这种依托他人认可的动机和行为,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足够的文化定力,显得格外重要。
保持文化的定力,需要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国,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市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盲目纳入别人的文化范式,势必丧失抗衡的本钱。俄罗斯汉学家流沙认为,那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创作,如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丰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国际文化交往中,只有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强势文化容易影响并同化弱势文化,弱势一方则容易把强势文化预设为现代的、发达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妄自菲薄,甚至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就会在文化交流中乱了阵脚,迷失了自我。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各民族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决不能简单地以优劣分野。只有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不管现实交流中民族文化在场与否,心中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离场,这是文明对话的根本。尽管在以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艰难而漫长,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探索奋斗,民族文化就会彰显无可替代的恒久魅力。在人类文化面临同质化的风险时,保持文化的定力,尤为可贵。
——(200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焦虑症候”具体表现的一项是(2分)()
A.对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允性提出诘问。
B.靠人情和赠票等动作方式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上座率。
C.文坛出现了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
D.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
【小题2】(小题2)下列选项中关于如何保持文化定力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B.在国际文化交往中,要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市场,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
C.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家要坚守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提防强势文化的同化。
D.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脚踏实地探索奋斗,彰显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积极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
【小题3】(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无论如何表明其公允性,潜意识中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为评判标准的状况难以改变,拿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参评可以说毫无益处。
B.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只要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充分展示久远的历史,深挖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能走向世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取决于文化主体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化则是弱势文化。
D.在现实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非常艰难,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心中的民族精神不能离场。

3.语言表达(共2题)

6.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文字凝练,富于情感,响亮有力。所拟宣传标语从字数和结构形式上可以不受示例的限制,但上下句必须整齐对称。
示例: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领导在谈到“政府诚信最重要”这一话题时说了如下的话,把句子弄乱了,请你帮忙调整好顺序。(2分)
①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来看,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
②政府如失去诚信,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毁坏了国家的声誉。
③因此,政府的诚信处在社会诚信的核心、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
④政府如失去诚信,经济活动就会一片混乱。
⑤在各类的诚信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诚信是政府的诚信。
⑥ 因为从政治方面来看,政府的诚信度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调整后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4.其他(共2题)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3分)
译文:
(2)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4分)
译文:
(3)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9.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1)唐开元初年,_________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
(2)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体现他傲岸不驯、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架梁之椽,_______________;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