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3.

【小题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小题2】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主要是由沙漠地区搬来的,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局部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水堆积作用 |
B.风力堆积作用 |
C.流水堆积作用 |
D.冰川堆积作用 |
A.西南地区 |
B.东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东北地区 |
4.

【小题1】下列关于风力搬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能力极强,下图是风力搬运的三种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风力搬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搬运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反比 |
B.风力搬运一般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正比 |
C.风力搬运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正比 |
D.风力搬运一般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没关系 |
A.悬移搬运的颗粒物最小,跃移搬运的颗粒物最大 |
B.搬运方式随风力的增减而改变 |
C.风力增大,蠕移可变为跃移 |
D.风力减小,悬移可变为跃移 |
5.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小题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小题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小题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溶蚀作用 | D.风化作用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乙→丙→甲→丁 | D.丙→甲→丁→乙 |
A.非洲刚果盆地 | B.我国西北地区 |
C.我国黄土高原 | D.我国南方地区 |
6.
下图是某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2】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小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作用 | B.风力堆积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