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C处的________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省级行政区),西气东输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规律,自西向东经历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带、________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西段生态环境恶劣,________严重。
(2)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C处的________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省级行政区),西气东输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规律,自西向东经历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带、________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西段生态环境恶劣,________严重。
(2)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2.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2)小麦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
(3)美国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好处是________。
(4)美国西部20世纪30年代层出现严重的黑风暴,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 | D.________, |
(3)美国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好处是________。
(4)美国西部20世纪30年代层出现严重的黑风暴,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
(2)简述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洞庭湖萎缩带来的危害及不利影响:________。
(5)治理洞庭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
(2)简述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洞庭湖萎缩带来的危害及不利影响:________。
(5)治理洞庭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4.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甲________省,乙________省;甲乙两省________资源非常丰富。
(2)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一般措施:________。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甲________省,乙________省;甲乙两省________资源非常丰富。
(2)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一般措施:________。
2.单选题- (共24题)
6.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小题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7.
读下表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是( )
【小题2】三个地区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是( )

【小题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是( )
A.a、b、c | B.a、c、b | C.b、a、c | D.c、 b、a |
A.b | B.c | C.a | D.无法判断 |
8.
美国东北部发展为乳畜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偏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不足
②地面起伏大,发展机械化耕作农业有困难
③人口、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大
④水资源紧张,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
①纬度偏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不足
②地面起伏大,发展机械化耕作农业有困难
③人口、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大
④水资源紧张,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9.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小题2】下列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小题3】导致图中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小题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生活条件 | B.生活特点 |
C.发展水平 | D.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A.气候条件 | B.交通条件 | C.土地条件 | D.历史条件 |
10.
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11.
读“我国内陆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
A.农业灌溉 |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
C.矿产资源开发 | D.气候异常 |
12.
下列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
A.传统农业阶段——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体 |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比重超过服务业,区域内部差异变大 |
C.工业化阶段——工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快,区域差异加大 |
13.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乙地向甲地扩散的产业最不可能是
【小题3】产业转移对两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高于乙区域 |
D.甲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小于乙区域 |
A.普通服装 | B.石油化工 |
C.软件开发 | D.玩具制造 |
A.有利缓解甲地的资源环境问题 | 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C.有利乙地的产业升级 | D.有利于甲地扩大就业。 |
14.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小题1】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材料一: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小题1】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 C.旅游业开发 | D.疏通河道 |
15.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②地区粮食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

【小题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①—湿地减少 | B.②—水土流失 |
C.③—土地荒漠化 | D.④—森林破坏 |
A.水源不足 | B.热量不足 |
C.土壤贫瘠 | D.冬季多积雪 |
16.
读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降水量、地形等因素推测甲、乙、丙三地主要的农业部门依次为
【小题2】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国务院决定在乙地停止垦荒,主要原因是

【小题1】根据降水量、地形等因素推测甲、乙、丙三地主要的农业部门依次为
A.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 |
B.林业 、种植业、畜牧业 |
C.林业 、畜牧业、种植业 |
D.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
A.一年两熟到三熟 | B.一年一熟 |
C.两年一熟 | D.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 |
A.我国商品粮供过于求 | B.当地气温低,不适宜大规模粮食生产 |
C.为了调整农业结构 | D.保护沼泽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
17.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2】为了扭转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在恶化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C.长江中下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 |
A.大力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D.在沙漠化严重地区大力发展牧业 |
19.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
20.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次年4月 |
21.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
A.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
B.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再向第二产业转移 |
C.首先从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一产业转移 |
D.首先从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再向第二产业转移 |
22.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小题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小题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有“千湖之省”的美誉的湖北省目前只剩下83个湖泊。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 B.冰雪融水量不足 |
C.引水灌溉,蒸发量增大 | D.围湖造田 |
24.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治理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 a、b、c、d 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
②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
③打坝淤地、修挡土坝
④深耕改土

【小题1】关于图中 a、b、c、d 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 处通常用作耕地 |
B.b 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
C.c 处应大力植树种草 |
D.d 处宜打坝建库 |
①植树造林
②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
③打坝淤地、修挡土坝
④深耕改土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5.
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流域内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320毫米
②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457万千瓦
③流域内地形起伏,河床比降大
④田纳西河全长1600千米,面积10.5万km2
①流域内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320毫米
②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457万千瓦
③流域内地形起伏,河床比降大
④田纳西河全长1600千米,面积10.5万km2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6.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水平大大提升,同时又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
C.原料指向型产业、 动力指向型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