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沁园春/揿门铃 舰舸/蛤蚧 餐具/惨剧 豇豆/扛鼎 |
B.游说/著书立说 赠送/憎恨 谓语/喟然 瞳孔/胴体 |
C.契约/锲而不舍 枯水/洞窟 闪烁/瓦砾 矿藏/藏族 |
D.蔚蓝/遗之千金 崛起/撅嘴 狭隘/溢满 花瓣/辫子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我们学校都通过拉警报的形式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国耻。如今《九·一八》已经成了我心中无法磨灭的日子。 |
B.学习认真刻苦,训练积极主动,出勤准时到位,这是军训标兵的条件。 |
C.陶行知说,青年人应“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人生的春天经不起挥霍。 |
D.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唤醒学生心灵,实现育人价值。 |
3.
下列各句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老师,真想不到您能亲自来寒舍,还送来了大作,令蓬荜生辉啊! |
B.我希望您能将令嫒引荐给我们,我们真需要她。 |
C.家慈外出了,但他让我留您盘桓几日。 |
D.这个活动只要有您鼎力相助,一定能成功。 |
2.话题作文-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逢中秋,亲人团圆,举酒邀月,其乐融融。又值中秋,那皎洁的月,是否勾起了你的无限遐思?
请以“团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
每逢中秋,亲人团圆,举酒邀月,其乐融融。又值中秋,那皎洁的月,是否勾起了你的无限遐思?
请以“团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E. 蚓无爪牙之利
F. 用心一也
【小题3】下列各组中一词多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曲中规
E.用心一也
F.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小题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小题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证明“君子善假于物”的一组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题7】下列对原文第一段五个比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8】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行 衢 道 者 不 至 事 两 君 者 不 容 目 不 能 两 视 而 明 耳 不 能 两 听 而 聪 螣 蛇 无 足 而 飞 鼫 鼠 五技 而 穷。
【小题9】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
B.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力) |
C.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
D.虽又槁暴。(“暴”通“曝”,晒干)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B.声非加疾也 |
C.假舆马者 |
D.金就砺则利 |
F. 用心一也
【小题3】下列各组中一词多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寒于(比)水 / 善假于(介词,不译。引进作用)物也 / 取之于(从)蓝 |
B.而:君子博学而(表递进,并且)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表并列)行无过矣 / 终日而(表修饰)思矣 / 臂非加长也,而(表转折)见者远/ 锲而(表顺承)舍之 / 积善成德,而(表原因)神明自得 |
C.者:假舟楫者(代词,……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
D.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
例句:其曲中规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F.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小题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若)锲而不舍,(则)金石可镂 |
B.吾尝终日而思(索)矣 |
C.輮(之)使之然也) |
D.輮(之)以(之)为轮)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⑥ | D.③④⑥ |
A.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
B.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
C.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
D.作者在三个比喻的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
行 衢 道 者 不 至 事 两 君 者 不 容 目 不 能 两 视 而 明 耳 不 能 两 听 而 聪 螣 蛇 无 足 而 飞 鼫 鼠 五技 而 穷。
【小题9】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递阳光
接连几天的阴雨,虽然断断续续的,但人的心情都潮湿了。终于阴霾散去,阳光像久违的恋人不期而至。享受阳光的人真多,一个个脸上都那样灿烂。
几个小孩子在广场的空地上,围成一圈,享受着童稚的快乐。
我喜欢看小孩子游戏,踱过去,好奇他们的举动。
围成一圈的小孩子,两只稚嫩的手合并后高高举过头顶,再慢慢张开,慢慢放下,到胸口处呈现掬物的样子,侧转身将捧着东西的手伸向旁边的小朋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孩子都重复这样的动作——好奇特,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
我又向他们靠近些,试图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我把温暖送给你。”
“我把好运送给你。”
“我把幸福送给你。”
“我把光明送给你。”
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我把……”轮到最后一个孩子,他是那些孩子中最小的,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汇,脸憋得发红。其他的孩子静静地等待着他想出来,没有一点催迫的意思。终于,那孩子想好了,大声地说:“我送给你舒服!”
“好!”其他的孩子一起鼓掌,掌声像涟漪,从他们围拢的地方向四外扩散。
我终于抑制不住好奇的心,凑拢到他们近前:“你们在做什么游戏?”
“我们在传递阳光!”孩子们异口同声。
“传递阳光?”
“是啊,阳光不会拐弯,我们要让阳光拐弯,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
传递阳光,多么奇特的想法啊!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他们的天真中,我看到了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叔叔,你哭了?”那个最小的孩子惊奇地看着我。
我不好意思地揉了下眼睛,蹲下来对他说:“叔叔很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可叔叔长大了,找不回童年了。”
“叔叔,我们也把阳光传递给你!”几个孩子同时掬一捧阳光,送到我的面前。
我感到一种特异的滋味汇集到胸口,像喝了一杯上品的明前龙井。孩子们送给我的,远比龙井茶还耐人寻味。
活了半辈子,我终于长了见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
(选自湖上飞虹的BLOG)
【小题1】作者说“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为什么说孩子的想法是奇特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②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小题3】请分析文章画波浪线段落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作者终于明白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分)
传递阳光
接连几天的阴雨,虽然断断续续的,但人的心情都潮湿了。终于阴霾散去,阳光像久违的恋人不期而至。享受阳光的人真多,一个个脸上都那样灿烂。
几个小孩子在广场的空地上,围成一圈,享受着童稚的快乐。
我喜欢看小孩子游戏,踱过去,好奇他们的举动。
围成一圈的小孩子,两只稚嫩的手合并后高高举过头顶,再慢慢张开,慢慢放下,到胸口处呈现掬物的样子,侧转身将捧着东西的手伸向旁边的小朋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孩子都重复这样的动作——好奇特,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
我又向他们靠近些,试图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我把温暖送给你。”
“我把好运送给你。”
“我把幸福送给你。”
“我把光明送给你。”
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我把……”轮到最后一个孩子,他是那些孩子中最小的,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汇,脸憋得发红。其他的孩子静静地等待着他想出来,没有一点催迫的意思。终于,那孩子想好了,大声地说:“我送给你舒服!”
“好!”其他的孩子一起鼓掌,掌声像涟漪,从他们围拢的地方向四外扩散。
我终于抑制不住好奇的心,凑拢到他们近前:“你们在做什么游戏?”
“我们在传递阳光!”孩子们异口同声。
“传递阳光?”
“是啊,阳光不会拐弯,我们要让阳光拐弯,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
传递阳光,多么奇特的想法啊!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他们的天真中,我看到了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叔叔,你哭了?”那个最小的孩子惊奇地看着我。
我不好意思地揉了下眼睛,蹲下来对他说:“叔叔很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可叔叔长大了,找不回童年了。”
“叔叔,我们也把阳光传递给你!”几个孩子同时掬一捧阳光,送到我的面前。
我感到一种特异的滋味汇集到胸口,像喝了一杯上品的明前龙井。孩子们送给我的,远比龙井茶还耐人寻味。
活了半辈子,我终于长了见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
(选自湖上飞虹的BLOG)
【小题1】作者说“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为什么说孩子的想法是奇特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②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小题3】请分析文章画波浪线段落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作者终于明白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话题作文:(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