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9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 (kě) 火钵 ( bō)逢(péng)孙浪遏(è)飞舟
B.缒(chuí)下彳亍 (chìchù)漫溯 ( sù )悄(qiāo)无声息
C.氾(fán)南青苔(tāi )长篙(gǎo)橘(jú)子洲头
D.瓦菲(fēi)遒(qiú)劲给予( jǐ)峥嵘(róng)岁月
2.
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3.
13.  His ability is beyond question; _____ has been in doubt is ____ he is prepared to work har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小题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与“思念”有何联系?
【小题2】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如何理解?
【小题3】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其诗意表达形式与一、二节有何区别?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公子)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①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②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③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④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⑤,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秦)秦伯纳女五人 ,怀嬴⑥与焉。奉匜(yí)沃盥⑦,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注:①叔詹:郑国大夫 ②姬:姓氏 ③离:同“罹”,遭受 
④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 ⑤侪chái:辈  ⑥怀嬴:秦穆公的女儿。 
⑦奉匜(yí)沃(wò)盥(guàn)〕:怀嬴捧着盛水器浇水给重耳洗手。奉,同“捧”。匜,盛水器。沃,浇水。盥,洗手。
【小题1】下列选句中加点的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文公亦不焉  礼:礼貌,礼节
B.叔詹曰  谏: 进谏
C.其生不  蕃:昌盛
D.秦伯女五人  纳:进献,这里指秦伯送五个女子给重耳作姬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郑文公亦不礼  用亡郑以陪邻
B.君礼焉  吾还也
C.既而挥  臣壮也,犹不如人
D.有三士足以上人从之  夜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公子逃亡至郑国和秦国时,郑文公与秦穆公对待晋公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B.叔詹认为,晋公子的父母都是姬姓,但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C.叔詹认为,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他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呢。
D.重耳因为打翻的怀嬴送来的洗手的水,还生气地骂了怀嬴看不起自己,得罪了姬妾怀嬴,最后被秦穆公抓了关起来了。
【小题4】翻译下列三个句子:
(1) 把上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
②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2)把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命题作文(共1题)

8.
请以 “我记得那张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750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