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58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匪我愆(qiān)期咥(xì)其笑矣自牧归荑(tí)联袂(mèi)主演
B.虔(qián)诚偌(ruò)大蹊(qī)跷惩(chěng)创武功
C.否(pǐ)泰分明重(chóng)以修能将(qiāng)子无怒留作遗(wèi )施
D.洎(jì)牧以谗诛盖音谬(miù)也钟磬(qìng)鹳(guàn)鹤
2.
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的逻辑,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下列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说在德国授课,政府也规定一律使用德语。
②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趋势。
③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④长期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马卢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时,开始时应我们学生的要求打算用英语演讲。
⑤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话言呢?
⑥但法国大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⑦使用本民族语言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而且应受到本国国家法律和机构的强制性保护。
A.②④⑦①④⑥③B.⑤①③④⑥②⑦
C.⑤②⑦④⑥①③D.②⑤④⑥①③⑦
3.
23.Well,that’s just the deal._____price will be out of my reach.
4.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毎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5.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其正确顺序是                                                (     )
6.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其正确顺序是                                                (     )
7.某DNA分子中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①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②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③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④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⑤它巧妙地搭配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⑥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在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2.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陶诗中 “羁鸟”“池鱼”比喻_____;“恋旧林”“思故渊”比喻_____。
【小题2】请分析陶诗与马致远的小令在写景上的异同。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一)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小题1】画线的短句表达了作者___ ___的感情;试将其改为较长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小题2】说段政府镇压学生是“罗网”,是有预谋的,主要理由可以从本段文字中找出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思想是一种需要

杨海文

一个根本不会思想的人是幸福的,不过,这种幸福是植物人一样的幸福。一个从来就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他的心灵总是被别人奴役着。只有会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使得我们的心灵不断丰盈,使得我们的意志不断坚强,使是我们的人生不断成熟,——思想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崇高起来。只要我们真实地活着,思想就是我们享受生命之轻的一种需要。

虽然我们都能思想,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是思想家。真正的思想一定卓尔不群,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受难者。因为鄙视明哲保身的“智慧”,因为鄙视过河拆桥的“精明”,真正的思想家在生活中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误解和非议。忽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对这个思想家的侮辱。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然而,除了误解和非议,难道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就不能拒绝布鲁诺式的殉难?

工于算计的人会把思想变成商品,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了思想家。他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但他们关心的不是思想,而是以思想家自居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那群巴黎人:“有本领把最高贵的思想变成舞文弄墨的玩意儿,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

思想是一种美丽的享受,但无时无刻在炮制思想的人是自讨苦吃。思想者绝对不是胡思乱想,一个真正的思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咀嚼和品味中,方能展现思想的无穷魅力,——只有在实践中咀嚼,只有在苦难中品味。离开了汗水和泪水,任何思想都是虚假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当思想的勇气产生于存在的命令之后,命运的语言将会成熟。”“思想”到什么程度,是因为“实践”到什么程度。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从来不会兜售无所不能的思想,在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中,没有思想神话。思想有自己无法逾越的边界。在“思想”这个词里,积淀了数不清的愉悦与悲伤,一个人的,一个民族的,以及整个人类的。也正是由于经受不住这份诱惑,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

(选自《随笔》2003年第5期)

【小题3】“思想使我们变得崇高起来”具体是指          
(不超过15个字)
【小题4】“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是因为
  (不超过45个字)
【小题5】“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
“没有思想神话”重在强调     
(不超过30个字)
1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9分)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数着一丝一丝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小题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2分)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   )  乙(   )  丙(   )  丁(   )
【小题2】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2分)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小题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3分)
【小题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2分)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4.语言表达(共2题)

12.
下面是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标志(图案为红色)。请从构形角度(文字除外)说明该标志的创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面是一位语言学家在一次有关语言的学术报告会上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后在后面的横线处写出这位语言学家通过这个故事所阐明的观点。
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晨,樵夫对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刀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熊,问她头上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唉,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好了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