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们,利用暑假期间到全国各地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和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说:“我在海拔较高的山地考察后,绘制了如图C的角峰地貌图”,角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学生乙说:“我在绘图过程中看见了黄埔江畔的'东方明珠”,因此学生乙所绘制的地貌图应命名为______________(填地貌名称)。
(2)学生丙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看到背斜形成谷地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学生丙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褶皱构造,其中背斜岩层新老关系是__________,图E①②③④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___(填序号)。
(3)在图E地垒③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出4个箭头方向,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_____
(4)图E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地层均为隔水层,因此①②两处中,在______(填序号)处打井最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1)学生甲说:“我在海拔较高的山地考察后,绘制了如图C的角峰地貌图”,角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学生乙说:“我在绘图过程中看见了黄埔江畔的'东方明珠”,因此学生乙所绘制的地貌图应命名为______________(填地貌名称)。
(2)学生丙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看到背斜形成谷地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学生丙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褶皱构造,其中背斜岩层新老关系是__________,图E①②③④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___(填序号)。
(3)在图E地垒③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出4个箭头方向,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_____
(4)图E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地层均为隔水层,因此①②两处中,在______(填序号)处打井最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读材料2,山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其中④→①→③基带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在________(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读材料2,山地②南坡北坡基带存在着明显差异(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是南北坡的_____________差异所引起的。
材料1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2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2)读材料2,山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其中④→①→③基带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在________(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读材料2,山地②南坡北坡基带存在着明显差异(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是南北坡的_____________差异所引起的。
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2)读左图,人口再生产处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右图中的_________(A/B)国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该类型国家主要是人口迁______(出/入)地。
(3)读右图,若B国人口按现在的趋势发展,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为此该国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1)读左图,人口增长模式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2)读左图,人口再生产处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右图中的_________(A/B)国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该类型国家主要是人口迁______(出/入)地。
(3)读右图,若B国人口按现在的趋势发展,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为此该国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4.
某学校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研究报告。

(1)“辨身份”: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商业区。
(2)“做参谋”:王同学的父母打算在①②③在建楼盘中选购高级住宅,最可能拟建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当代表”:该市准备把拟建的工业园④规划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作为学生代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辨身份”: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商业区。
(2)“做参谋”:王同学的父母打算在①②③在建楼盘中选购高级住宅,最可能拟建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当代表”:该市准备把拟建的工业园④规划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作为学生代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5.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小题2】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

【小题1】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
6.
【小题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b处中河流的
①西侧 ②东侧 ③凹岸 ④凸岸
【小题2】“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3】关于虚线框内甲、乙两地土地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适宜建设港口 ②甲—可以建设采沙场 ③乙—建设防洪堤 ④乙—大规模建设住宅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因水底有暗河出口,在水深15米以下鱼群最丰富,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图。
【小题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b处中河流的
①西侧 ②东侧 ③凹岸 ④凸岸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地壳断裂下陷 | B.河流堆积作用 | C.河流搬运作用 | D.河流侵蚀作用 |
①甲—适宜建设港口 ②甲—可以建设采沙场 ③乙—建设防洪堤 ④乙—大规模建设住宅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7.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张裂 ②挤压 ③消亡边界 ④生长边界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如下图)。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张裂 ②挤压 ③消亡边界 ④生长边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 B.青藏高原的隆起 | C.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 D.汶川地震的发生 |
8.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小题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小题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 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 D.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
A.蒸发量增加 | B.降水量增多 |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D.地下径流增多 |
9.
【小题1】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则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
【小题2】其逃亡过程中,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符合
【小题3】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右图中棕熊栖息地植被类似的是
艺术来源于现实,电影也不例外。2015年动画喜剧《小黄人大眼萌》中,有这样的场景:小黄人在逃亡过程中,先是被北极熊追杀(左图),紧接着到了森林又遭到棕熊恐吓(右图)。
【小题1】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则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
A.从北到南 | B.从东向西 | C.从内陆向沿海 | D.从高原到山地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A.意大利 | B.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
C.华北地区 | D.江南丘陵 |
10.
下图为某山区公路的卫星照片,该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险恶”的公路之一。图中呈白色线状的是公路,呈白色块状的是高山积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弯是为了
【小题2】图示路段冬季经常被关闭,最主要的原因是

【小题1】图中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弯是为了
A.降低公路坡度 | B.便于游客观光 | C.跨越多条河流 | D.增加驾驶乐趣 |
A.车辆及人流量大 | B.便于养护和施工 | C.地震、滑坡频发 | D.受冰雪灾害影响 |
11.
【小题1】导致十大“春节空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
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小题3】中西部的外来务工农民春节返乡后,部分不再回到上述东部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成为“倒吸”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城市( )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春节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导致十大“春节空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受传统思想影响 | B.城市分布不均衡 |
C.人口分布不均衡 | D.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 B.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 |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条件放宽 | D.平均工资水平更高 |
12.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人口合理容量要求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稳定。 |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
C.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 |
D.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
13.

【小题1】南宁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小题2】“握手楼”集中区域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小题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握手楼”是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南宁市“握手楼”数量逐渐增多,高度不断增高。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城中村的“握手楼”。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南宁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人口增加 | B.土地紧张 | C.环境恶化 | D.交通拥堵 |
①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
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
1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期人口迁移网络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分别是
【小题2】与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及特征描述相符的是

【小题1】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分别是
A.向区域外迁移 房价高昂 | B.向小城市迁移 环境优越 |
C.向中等城市迁移 气候变迁 | D.向特大城市迁移 改善生活 |
A.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 B.推进快,形成城市群 |
C.水平高,呈逆城市化 | D.推进慢,大城市萎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