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测试题 第29讲 中国自然地理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72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白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下图为长白山位置图。

材料二 下图为长白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浮石(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是长白山三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天池附近70千米以内。分析浮石的岩石类型(从三大类岩石方面分析)及其形成原因。
(2)长白山林木覆盖率约为68%,有野生植物2 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875种。分析该地区成为中国天然药库的自然原因。
(3)长白山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一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著名品牌“恒大冰泉”的水源地就在长白山区。若对长白山深层矿泉水进行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干流上游金沙江河段,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
材料二 下图为西南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图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示意图

(1)简述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2)说明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
(3)简析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共3题)

3.

   假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可以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高)。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

地区

青藏

地区

四川

盆地

南方

大部

华北

地区

西北

大部

东北

大部

塔里木

盆地

A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B

312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地区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B.台湾西部平原C.三江平原D.江汉平原
【小题2】B气候资源类型的代号最可能为
A.134B.421C.142D.222
4.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下游断流
【小题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小题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A.表层盐度高于底层B.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C.湖面中部结冰比湖岸早D.湖水含氧量增大
5.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小题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小题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