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6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

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对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非常敏感,生存的温度要求是年平均温度1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尤其是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最低温度低于2℃就可能遭受冻害,会使来年荔枝产量大为减少甚至绝收。从最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极端高温为43.4℃,极端最低气温-2.2℃,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区和合江位置。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的有利影响。
(2)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分析这种做法的原因。
(3)分析合江荔枝市场价格最高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概括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要归纳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表现。
(3)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12题)

3.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段4~8月
①河面宽度变化不大    ②河流水位先降后升
③河底泥沙变化不大    ④河水深度先增后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造成该河段河岸直立的原因主要有
①地面沉降  ②河流下切   ③植被稀疏  ④岩性单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下面左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面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地形
【小题2】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为    (    )
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
5.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
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
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小题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6.

   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近年来,中国水产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海湾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鮑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见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质的海洋环境
B.保鲜技术的出现
C.市场的需求升级
D.养殖技术的进步
【小题2】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
①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 
②吸收海水中的CO2,减缓温室效应  
③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适应性强 
④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冬季,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最主要目的是( )
A.靠近消费市场B.缩短养殖周期
C.获得优惠补贴D.躲避大风暴雪
7.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的风向频率图可能是
A.B.
C.D.
【小题2】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
A.①工业区的工业水污染较少
B.②工业区的布置受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大
C.④住宅区平均房价高于③住宅区
D.商业区的形成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8.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小题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9.

   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即由于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拉动人口数量平衡点的变化。下图为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能反映出(  )
A.能源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
B.户籍制度变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缓慢
C.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
D.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减缓
【小题2】2010-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移动可能是因为(  )
A.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
B.四川省农民工回流增多
C.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剧
D.湖北省自然增长率降低
10.

   下图为浙江省信息经济、金融、高端设备制造和健康产业等四类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2018年11月27-29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地理信息特色小镇德清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多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德清产业园,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
A.节约运输成本B.降低能源消耗
C.缓解务工人员就业压力D.提升产业层次
【小题2】德清小镇的潜力在于对“地理信息+”的拓展,未来可以利用的领域有    (    )
①基于5G通信的无人驾驶技术  
②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等智慧管理平台  
③历史经典特色小镇的选定  
④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

   近年来,我国进口水果琳琅满目,如东南亚泰国的榴莲、山竹,南美智利的车厘子、蓝莓等。2018年我国水果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智利超越泰国成为我国水果贸易额最大的进口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的现象,反映了
A.物流产业高速发展
B.电商网络平台完善
C.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小题2】每年智利出口到我国的车厘子前期(尝鲜期)多采用空运,后期则以海运为主,采用海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富含糖分,容易变质
B.市场需求大,冷链运输
C.天气多变,加快销售
D.交通高峰期,物流慢
【小题3】智利超越泰国成为我国水果贸易额最大的进口国,最主要原因是
A.泰国劳动力价格较智利高
B.智利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
C.海洋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
D.气候与市场的季节性差异
12.

   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拐点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下图为亚洲四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意图,甲国为印度。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
A.日本 越南 中国B.越南 中国 日本
C.越南 日本 中国D.中国 越南 日本
【小题2】为了便于分析,人们认为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的时期为人口红利期。据图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开始时间为    (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13.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为2016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收缩城市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是    (    )
A.京津唐地区B.长三角地区C.东北地区D.珠三角地区
【小题2】甲城市成为“收缩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致人口流失
B.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
C.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
D.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
【小题3】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应对措施的有    (    )
①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②过快开发商品性住房  
③加强棚户区改造  
④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

   粮食虚拟耕地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
【小题2】“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方    (    )
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
C.农业技术区域差异D.人口分布空间差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