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 分别为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小题2】针对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C 地比 A 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 C 地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质量好 ②连河通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生产生活
【小题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沉积地貌的是

【小题1】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 B.搬运、侵蚀、堆积 |
C.侵蚀、堆积、搬运 | D.堆积、搬运、侵蚀 |
A.甲乙两岸河流冲刷力相同 | B.A 地多为 V 型河谷 |
C.C 地为河漫滩平原 | D.B 地为三角洲平原 |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质量好 ②连河通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生产生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B.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
下图示意某地喀斯特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小题2】图中①地貌为( )
【小题3】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小题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 B.云贵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华北平原 |
A.峰林 | B.石柱 | C.落水洞 | D.溶蚀洼地 |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 B.由流水溶蚀而成 |
C.由流水搬运而成 | D.由地面塌陷而成 |
3.
【小题2】上图中地貌景观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
【小题3】下列地貌中,与蕈状石在细颈期形成过程相似的是( )
蕈状石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①诞生期:海水逐渐侵蚀掉表层较软的砂岩,坚硬的结核开始突出地面,露出蕈状石头部;②无颈期:海水继续冲刷、侵蚀四周较软的砂岩,但蕈状石的头部几乎全部露出嵌在砂岩上,颈部不见形状;③粗颈期:地壳抬升,海水沿着蕈状石头部的下方开始侵蚀砂岩,于是显现出和头部等粗的颈部;④细颈期:地壳继续上升,将蕈状石抬高脱离水面,颈部越来越细,头部也逐渐变小。下图为蕈状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地壳抬升 | B.褶皱隆起 | C.岩石类型 | D.海水侵蚀 |
A.岩浆喷发——外力侵蚀——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外力侵蚀 |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
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
A.风蚀蘑菇 | B.沙丘、沙垄 |
C.喀斯特地貌 | D.河口三角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