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pù) 参省(xǐnɡ) 跬步(kuǐ) 其曲中规(zhōnɡ) |
B.逡巡(qūn) 藩篱(fān) 膏腴(yú) 度长絜大(qiè) |
C.句读(dòu) 经传(zhuàn) 须臾(yú) 阿谀奉承(yú) |
D.畜养(xù) 鞭笞(chì) 契约(qì) 锲而不舍(qiè) |
2.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960.7亿美元,过高的贸易顺差正越来越多的引发人民
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
摩擦,国家应 ( )
①转变出口方式和利用外交方式 ②提高我国的关税水平
③积极扩大进口 ④努力地增加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
摩擦,国家应 ( )
①转变出口方式和利用外交方式 ②提高我国的关税水平
③积极扩大进口 ④努力地增加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7.
24. Finnish President said Finland-China relations had progressed_______ with fruitful co-operation in new and high-tech fields.
24. Finnish President said Finland-China relations had progressed_______ with fruitful co-operation in new and high-tech fields.
2.话题作文-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传说中有一个很凄美的故事。美丽的女教士希洛与对岸阿拜多斯城的一位少年利安得尔相爱。希洛每晚在楼上挂一盏明灯,为利安得尔引路,使他安全游过赫里斯海峡,来和自己相会。不幸,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希洛的明灯被风吹熄,利安得尔即被海浪吞没,永沉海底。
请以“生命的灯塔”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选,不少于800字。3.诗歌鉴赏- (共1题)
9.
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①诗》,完成题目。
【小题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小题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
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
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小题3】与“而竟赐死”句式相同的一项( )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3分)
译文:
②。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4分)
译文: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3分)
译文: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让:责怪。 |
B.开榆中地数千里![]() |
C.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从:同“纵”,合纵。 |
D.无愚智皆知之。 无:不论。 |
A.①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①因以法诛之。 ![]() |
C.①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D.①分王其地,南面称孤。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B.铸以为金人十二。 |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3分)
译文:
②。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4分)
译文: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3分)
译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话题作文:(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