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A.折腾(zhē) 眼睑(liǎn) 稻菽丰稔(rěn) 半身不遂(suí) |
B.证券(quàn) 中听(zhōng) 强词夺理(qiǎng) 令人咋舌(zà) |
C.症结(zhèng) 荫凉(yìn) 力能扛鼎(gāng) 拾级而上(shè) |
D.矩形(jǔ) 手癣(xuǎn) 脸色刷白(shuà) 因噎废食(yē) |
27. ----Can I catch a train to Beijing?
----You _____miss one. There are many trains to Beijing.
27. ----Can I catch a train to Beijing?
----You _____miss one. There are many trains to Beijing.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中美关系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
②人的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的实质就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之下研究其普遍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合作的领域
2.诗歌鉴赏- (共1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小题1】请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做简要的赏析。
【小题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小题1】(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韩愈《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思想相通的一句。
(2)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
乙
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孔子说“过犹不及”,他不赞成偏激行为,就是让我们不讲原则,四面讨好。
【小题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英雄的葬礼
翔子
(1)三叔,不,该称他是兄长更合适。现在,他,走了。已经永远地走了。小华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父亲在电话里用凄婉的语调告诉他,昨晚发生了一次非常惨烈的车祸,三叔正走在回家的人行道上,一辆发了疯似的工程车冲上了人行道。三叔就是这样走的。
(2)小华在赶往焚化场的路上,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满脑子都还是自己跟这个忘了辈分的三叔在一起的历历往事。
(3)“三叔,如果有一天早上你起来时什么都看不见会怎么办?”
(4)“让我想想……”三叔仰首望天片刻,突然略有所悟地用手敲了敲头说:“嗯,对了!天还没亮嘛,笨蛋!”然后,一米七五高的三叔会抱起他在空中打转,发出一阵足以驱走任何恶魔恐惧的爽朗的大笑声。
(5)后来一次,该是高中的事了吧。三叔搭着他的肩膀走出眼科医务所时,已快和三叔齐高的小华沉郁地说:“三叔,瞎了眼是不是件很悲哀的事?”
(6)三叔喷出满口满鼻的烟说:“小华,不幸的大小,是由当事人来决定的,而不是局外者来衡量的。”三叔搭在他肩上的手掌慢慢收缩,他感到手掌透过自己坚实的肩肌,注入一股散发全身的信心。
(7)小华自小就喜欢三叔搭着他肩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及至他对人世有启蒙性的认识,他才晓得这是种安全感的寻求。成年后,小华把这诠释为“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8)每次他和三叔笑得扭成一团,三叔因输了棋或牌局时把棋牌搅乱大喊“你这小子玩臭”时,祖母总是责备三叔没长没辈的。于是三叔会立刻板起严肃的脸孔下令说:“听着,小华!立刻把棋盘收拾好!我说立刻收!”说完,他们又笑得扭成一团了。
(9)小华对孩提的事没太深的记忆。他只记得那一天,妈妈又因父亲酗酒夜归吵架了。那晚的情形真糟,两人越闹越凶,最后动起手来。小华吓得哭了。妈妈喊着说不活了。爸爸说,那就跳下去死个够好了。妈妈一把抢过小华夺门而出,父亲冲上前去一拳打在妈妈的胸上。她尖叫了一声,出于本能把手一抬,第二拳就结结实实的落在小华的右眼。小华只感到眼角周围一片温湿,整个世界突然发红,紧接着灯光突然暗了下来。
(10)三叔每天守在医院病床旁。爸爸很久都没出现。很多天后,小华才知道因为自己的右眼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妈妈跳下了楼。
(11)从那天起,小华就和三叔住在一起。爸爸变成了偶尔来访的冷漠宾客。身体的残伤使得小华对死亡有种联想性的恐惧,三叔也窥出了他的心事。一天,三叔仰天躺在沙滩上,小华默默地用泥沙往三叔的身上堆,海浪的节奏暂时赶走了可怕的沉寂。三叔突然抓起一把泥沙,自言自语地说:“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12)高中会考成绩揭晓那天,小华肯定了自己的无能,绝望得想自杀。三叔强迫他到沙滩跑步,他跑得很快。深深的脚印踏出了满腔的郁悲。三叔气喘喘的追上来,很生气的吼叫:“你给我听着!你想继续活下去,就要学会不灰心。其余的一切就不由我们做主了。希望和生活是两回事。你不成功,是因为力量不足。那就去干些你所能干的。你他妈的想成为英雄是吗?你对英雄懂个屁!我懂:一个竭尽所能而又不自怨的人就是英雄。慢慢去享受你的悲哀吧,超人英雄!”三叔说完转身就跑了。
(13)接下去的各种考试,小华再也不敢怠慢,成绩也奇迹般出现了转机,后来居然还让他考上了一所离家并不太远的大学……可是现在,三叔,他却走了,永远地走了。
(14)小华站在焚化场,看着三叔的尸体推进长长的焚化炉里。他已麻木得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麻木得忘了哭,整个世界仿佛在缩小、消失。
(15)爸爸吃力地把他拖出焚化场。小华像突然挨了重重的一拳而清醒过来,眼泪一下子充盈了整个眼眶。他抬起愤怒的眼睛注视着形容憔悴的父亲。
(16)父亲无力地垂着头让他瞪视着,很久才发出哽咽的声音:“三叔临死前只交待我一句话,要我转告你:三叔的右眼跟你的右眼一样也是瞎的,他要做个英雄,希望你也是个真正的英雄。”
(17)小华从父亲身上收回瞪视的眼光,回头默视着焚化场,足足有三分钟。
(有改动)
【小题1】第(1)段,为什么父亲电话的声音是“凄婉”的,而不是“悲伤”的?【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7)和第(11)两段画线句的含义。
①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②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小题3】“英雄”在这篇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英雄”这个词?
【小题4】指出全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并简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小题5】有人说文章的标题“英雄的葬礼”有两种理解:一是“去参加英雄的葬礼”,二是“英雄去参加的葬礼”,这两种理解的关键在于谁是英雄。你是怎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5.语言表达- (共2题)
2011年2月10日,《钱江晚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我省中石化所属的非油品“易捷便利店”发展状况,“截至2010年,全省易捷便利店门店数量达1393家,销售额达到4.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20%多。2010年易捷便利连锁店的数量突破1.5万家,将上海联华赶下了雄踞多年的门店数第一宝座”(根据2010半年报数据,联华超市门店数为5040多家)。那么,在这些加油站便利店里,都在销售些什么东西呢?请看下图:

(1)针对上述文字材料中画线部分写几句精要的感言。
(2)用一句话较完整地概括销售图表达的意思,20字以内。
(3)根据销售图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坎昆大会的第一周就像墨西哥人的生活节奏一样,进行得十分缓慢。自11月29日开幕后,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们花了7天时间讨论并通过了两个草案,第一是将“最不发达国家专家小组”的授权期限延长5年;第二是“碳捕捉和碳填埋”(CCS)项目原则上可以被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只要专家们能够证明这项技术确实可行,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即可。如果用网络语言来形容这两条草案,第一条无关紧要,基本上属于打酱油;第二条很不给力,基本上等于没说。第一周还爆出了两大新闻:第一是日本宣布无论如何不会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其实日本政府早就表达过这个意思,只不过在坎昆又强调了一遍;第二是有媒体爆出墨西哥政府炮制了一份秘密文本(谈判草案),结果被证明是一条假消息。
6.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