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56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12/31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带:
,② ,③ ,④ ,⑤ ,⑧ ,⑨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⑦
(4)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5)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2.
(12分)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试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单选题(共5题)

3.
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A.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B.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的趋势走向缓和
4.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

①工农业生产发达 ②水资源浪费严重 ③人均江河径流量较少  ④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5.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6.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表现出 ( )
A.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B.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C.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D.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7.
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在(    )
①改变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天然气可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能够推动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6题)

8.

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自己的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是(     )


9.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


10.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


11.

二战后,亚非国家在独立和振兴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12.

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首先掀起于(     )


13.

1959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