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2.
2008年初,燃烧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 、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
(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
节流: 。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 、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
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 | 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 |
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 | 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 |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
节流: 。
3.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至少3点)。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至少3点)。
4.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上图中在经济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
(4)针对上题中的问题解决措施有 。

(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上图中在经济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
(4)针对上题中的问题解决措施有 。
2.判断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7题)
9.
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10.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泡沫从面罩上汩汩而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岛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小题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世界所有国家
【小题3】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 ②使用天然气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提高能源利用率

【小题1】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岛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A.运动与健康 | B.人口过多 |
C.住房紧张 | D.全球变暖 |
A.加强健康教育 |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C.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 D.控制人口增长 |
①植树造林 ②使用天然气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1.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 )
【小题2】某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承载人口为40万,耕地的承载人口为67万,森林的承载人口为42万,矿产资源的承载人口为115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 )
A.与科技发展水平负相关 | B.与人口消费水平负相关 |
C.与资源负相关 | D.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无关 |
A.40万 | B.42万 | C.67万 | D.115万 |
13.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
【小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 B.产业结构单一 |
C.失业率高 | D.城市化速度过快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
14.
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

【小题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 B.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
C.全线可以自流引水 | D.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4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