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4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5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 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
(2)若右图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   (填A或B)类国家。
(3)A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应采取什么对策:     
(4)简述B类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5)B类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
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②、③代表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那么①代表 、②代表 、③代表
(2)该城市计划在甲处建设一座火力发电厂,试评价其布局的合理性。
(3)乙处为新建高档住宅区,试简析其区位优势。

2.单选题(共21题)

3.
人们经常使用的水资源是指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陆地上的水量总体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4.
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
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阶梯上,第一阶梯上的城市很少
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D.城乡差距拉大
【小题2】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
A.城市环境污染B.城市交通拥挤C.城市房租昂贵D.城乡差距拉大
6.
该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问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7.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小题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越的自然环境
8.
日本、荷兰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气候适宜B.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C.自然灾害少D.人口素质较高
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欧洲、亚洲、非洲、少数原始群落B.欧洲、非洲、亚洲、少数原始群落
C.少数原始群落、非洲、亚洲、欧洲D.少数原始群落、欧洲、非洲、亚洲
10.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2】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条件B.教育水平
C.经济水平D.自然条件
【小题3】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11.
最近几年叙利亚等中东国家难民迁往欧洲,按地理范围划分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国际人口迁移―劳务输出
B.国内人口迁移―宗教
C.国际人口迁移―战争
D.国内人口迁移―缺水
12.
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13.
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寻求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15.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
A.道路的密度和等级B.交通工具C.建筑布局、结构、风格D.饮食习惯
16.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比较湿润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资源比较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
我国吉林省大面积种植甜菜,而广东省种植甘蔗范围广,据此回答问题。
造成上述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
C.市场因素D.政策因素
18.
读下图“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判断①~④说法正确的是( )

A.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啤酒厂
B.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
C.制糖厂、电子装配厂、炼铝厂、啤酒厂
D.啤酒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炼铝厂
19.
如下图所示的污染较严重工业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北风
【小题2】在A地最有可能建设的大型工厂是()
A.钢铁厂B.服装厂
C.石油加工厂D.电子配件厂
2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技术联系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D.投入-产出关系
【小题2】从图b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是()
A.食品厂B.纺织厂C.汽车厂D.木材厂
21.
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C.河流分布D.植被
22.
下图是公路、铁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变化图,下列各区间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
A.OA区间采用公路运输
B.OB区间采用公路运输
C.AB区间采用水路运输
D.B点之外区间采用铁路运输
23.
读“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图,(图中数字1-5依次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有最高到最低的等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D.e运输方式
【小题2】b运输方式在选线时应尽量避开()
A.大城市B.沼泽地和陡坡
C.居民点和农田D.交通枢纽

3.选择题(共3题)

24.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25.

飞的笔画顺序是:{#blank#}1{#/blank#}。

26.

飞的笔画顺序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