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48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庠(xiáng)序   楔(xiē)子    岿(guī)然不动    戎马倥偬(zǒng)
B.自栩(xǔ) 睥(pì)睨    不屈不饶(náo)    封妻荫(yìn)子
C.悲恸(dòng)    僭(jiàn)越    煊(xuān)赫一时   道义相勖(xù)
D.煴(yūn)火    哥俩(liǎ)    杳(yǎo)无音信    压轴(zhòu)戏
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3.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找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C.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天的色彩全聚拢到这里来了。
D.“今天干什么去了?”他诡秘地一笑:“我没干什么。”
5.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6.

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     ,但越往上走,攀登越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7.把VL含有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铝离子完全转化为[Al(OH)4];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Mg2的浓度为
8.把VL含有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铝离子完全转化为[Al(OH)4];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Mg2的浓度为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10.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9分)
武昌九曲亭记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陷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qiān)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⑴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秦名鄂县,公元二二一年,吴主孙权自安迁者于此,改名为武昌。九曲亭:旧址在鄂城县西山九曲岭,为孙吴遗迹。
【小题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瞻杖策载酒杖:拄着
B.扫叶席草席:以……为席,席坐
C.不可加以斤斧斤斧:砍伐
D.斥其所据,得以广广:扩大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一组是(   )
子瞻迁于齐安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不足以席众客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A.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B.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C.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D.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12分)
(1)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2)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3)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欺骗
闫岩
  范长寿这些天感觉浑身没劲,正赶上单位就要搞职称考试,这是关系到他前途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一点小病他也不在乎。考试完后,他才去找他的妹妹长英看病,他的妹妹是市医院的医生。长英给哥哥检查后笑着说对哥哥说,没什么大事,给你开点药,吃了就没事了。
  长寿和长英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长寿的亲妈死了后父亲娶了现在的母亲,然后生了妹妹,后来父亲得了尿毒症,那时医术还没那么高明,不能换肾,就病死了。后来,继母没有再外嫁,就带着8岁的长寿和4岁的长英一起生活。继母没有外看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养着。他和妹妹都为母亲争了光,上了大学有了出息。如今母亲和长英住在一起,长寿一家人星期天过去团聚。
  几天后,长英突然给长寿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是肾衰竭,和父亲一样需要换肾,她的肾不匹配,正在想办法找和母亲匹配的肾。长寿马上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焦急万分,问妹妹找到合适的肾没有,妹妹无奈地摇了摇头。长寿心里顿时思绪万千,继母含辛茹苦养育他这么多年,如今病了,他应该不顾一切地救母亲,他应该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可又有一种自私的念头涌上心头,现在他正处于事业上升的阶段,如果身体状况不好了,对他的前途事业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他翻来覆去地想,一会儿是母亲怎么疼他爱他养育他,一会儿又是自己的前途渺茫。他看着妹妹期望的眼神,最后终于下了决心,换!其实他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他的肾也不一定能匹配母亲。可是结果一出来他就有点懵了,他和母亲的肾是匹配的。他已经别无选择。其实长英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一旁说,哥哥,你要想好了,换不换你自己说了算,虽然你也跟她叫妈,可她毕竟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其实妈也不想让你换的,我是救母心切。长英的一席话让他很感动,他肯定地说,换。
手术很成功,母亲醒过来躺在床上面带微笑问他:“儿子,感觉怎么样?”看到母亲欣慰的样子,长寿突然感觉有点恨母亲,他觉得母亲应该为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捐献而感到难过,可她偏偏是在笑,他想,如果是自己的亲妈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换肾后他的身体是虚了点,但还没出现什么大事,母亲一恢复便经常跑到他家里来照顾他。那天晚上,母亲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马上昏迷过去,在医院里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抢救过来。妹妹长英哭得昏天黑地,他和妻子也掉了不少眼泪。妻子埋怨他说,你做事太草率了,看,换得不值了吧?他无语以答。
  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兄妹俩来到母亲的坟上,长英突然问:“哥,你后悔把肾换给妈吗?”长寿不知道怎么回答。长英说:“哥,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妈生前死也不肯让我对你说明白,可是我实在瞒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想让你对死去的妈有什么怨恨和不满。其实,妈身体一直好好的,没有换你的肾,而是把她的肾换给了你。”长英擦了擦泪接着说,“你那次来检查身体。我知道了你的肾有了大毛病,可不敢对你说,回家和妈一说,妈也不让我把病情告诉你,妈说如果让单位的领导知道了,会影响你的前途,最后妈想了一个办法,说她病了需要换肾然后把肾换给你,开始我不同意,可是妈说如果不这样她就先死,她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长英已经泣不成声了。
  长寿的头开始发涨,他想起了母亲躺在病床上那欣慰的笑容,此时他才明白过来,那曾经让他起恨的一瞬其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瞬间。 选自《文学报·微型小说》
【小题1】“手术很成功,母亲醒过来躺在床上面带微笑问他”这句话和后面的哪句话相照应?母亲“微笑”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照应的句子:     
(2)细节描写的作用:
【小题2】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3】为了突出母爱的朴实、圣洁和无私,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答:    
【小题4】这篇小说以“欺骗”为题,可能有作品主题、情节等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答:  

4.材料作文(共1题)

13.
大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看清这个现实,定会引发你的思考。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5.小作文(共1题)

14.
小作文
《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叙议相间,层次分明,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
试仿照《庖丁解牛》的写法,创造一篇能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某种启示的短小寓言。(2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小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