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段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53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0

1.综合题(共1题)

1.
读下图,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和近年来的工业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3)结合材料,说明当地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单选题(共12题)

2.

   黄壁庄水库(见下图)位于海河流域,地处滹沱河干流的出山口。该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400 km2;流域蒸发量存在东西差异。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黄壁庄水库蓄水量最小值出现在(   )
A.1月B.3月C.5月D.10月
【小题2】影响白洋淀周边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干旱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风沙
3.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小题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4.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小题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小题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子的天然“空调”。馆内的剩菜剩饭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设计效果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小题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人类崇拜自然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主宰自然D.人地协调思想
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共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效益最大化原则
【小题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7.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小题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高温多雨且土壤贫瘠
8.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
【小题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9.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①种草护坡B.②打坝建库
C.③平整土地D.④修筑梯田
【小题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  )
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D.蒸发
【小题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10.
近年来,山东分别与山西、内蒙古开展能源战略合作,推进“晋电入鲁”和“蒙电入鲁”工程建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外电入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B.推动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实现共同繁荣
C.主要目的是解决山东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D.促进山东省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2】山西在煤矿附近大力建设坑口电站,从过去的对外输煤为主转变为输电为主,这种做法可能对山西省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
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
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
11.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
A.甲比乙土壤肥沃B.甲比乙矿产丰富
C.甲海洋比乙广阔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钢铁和造船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D.造纸和化工
12.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某类企业,可能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企业D.高端装备制造业
【小题2】该类企业迁出后,对甲地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
13.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风力大B.日照强
C.降水多D.气温高
【小题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