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我细细观赏它纤(qiān)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
B.诸君肄(yì)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zhǐ),容有底止。 |
C.一个人夹(jiā)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hùn)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
D.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kě)曲(qǔ)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 |
C.元代的戏曲称作“元杂剧”。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他的传世作品《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孝敬公婆、为民伸冤的故事。 |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小题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
【小题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 处。
【小题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小题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小题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
【小题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 处。
【小题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小题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3.语言表达- (共2题)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5分)
①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作依米的小花。②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③在那样的热带气候当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④依米花的生长是如此艰难。⑤让人惊异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
【小题1】请根据①—④句说明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3分)
答:
【小题2】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第⑤句对依米花的描写。(2分)
答:
①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作依米的小花。②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③在那样的热带气候当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④依米花的生长是如此艰难。⑤让人惊异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
【小题1】请根据①—④句说明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3分)
答:
【小题2】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第⑤句对依米花的描写。(2分)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