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联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06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4/21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据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自2008年11月下旬以来至09年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据统计,近六成的麦田受旱,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出现黄苗,有四十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
材料二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

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1)据图说出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分布总体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市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为预防k*s#5^u和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2.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我国IC产业的发展经历了集成电路生产探索(1978­­——1986年)、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建设(1990——1999年)k*s#5^u和产业快速成长(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结合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工业类型看,IC产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属于 指向型工业。早期我国IC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2、简述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的特点。
3、从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图中,你能看出我国工业发展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共3题)

3.

猜谜语。

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blank#}1{#/blank#}

4.

把偏旁和字连起来,组成新的字写在括号里。

虫     女       门

子      市      胡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5.

我会填。

①打:共{#blank#}1{#/blank#}画 第一笔是{#blank#}2{#/blank#}。

②闹:共{#blank#}3{#/blank#}笔,第一画是{#blank#}4{#/blank#}。

3.单选题(共4题)

6.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尼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据甲、乙两图判断1~4题。

【小题1】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流动应为
A. 东部气流上升 B. 西部气流下沉
C. 呈顺时针流动 D. 呈逆时针流动
【小题2】(小题2)乙图为2007年8月以来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与常年平均值差异,图中反映出
A. 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相差4度
B. 澳大利亚东、西岸水温相差1.5度
C. 东南太平洋为一暖水区,水温高于西太平洋
D. 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水温增幅较大
【小题3】(小题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B. 智利北部降水量增多
C. 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增多   D. 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
【小题4】(小题4)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与洋流变化相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赤道暖流增强 B. 西风漂流减弱 C. 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D. 秘鲁上升流消失
7.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小题1】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小题2】(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为变质作用 B. N发生在F之后
C. M的形成于②无关   D. 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8.
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回答7~9题。

【小题1】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A.海上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上
C.海上陆上相同
D.无法判定
【小题2】(小题2)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A.陆地向上增速快B.海洋向上增速快
C.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D.40米高度以上陆上增速快
【小题3】(小题3)关于海上k*s#5^u和陆上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差距由地面向高空增大B.风速差距由海面向高空增大
C.近地面增速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D.海上增速小是海浪阻力造成的
9.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小题2】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l970年的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两倍D.三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