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2)图甲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3)图甲中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
(2)图甲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3)图甲中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
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题)
|
3.
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4)2010年4月,在图中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A.基岩海岸 |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 D.生物海岸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