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九中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48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将 ( qiāng )子无怒周公吐哺(pǔ)怨天尤人相儒以沫
B.尔卜尔筮(shì)载(zài )笑载言鼎立相助箭拔弩张
C.樊(fán)笼青青子衿(jīn)震耳欲聋集腋成裘
D.渐(jiān)车帷裳踯躅(chí chú)拾人牙慧始作俑者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诗歌史上,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是两位老祖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魏六朝诗歌的长期积累,就不会带来唐诗的繁荣。
①不论在内容题材和形式技巧方面
②因此,对于唐宋以来长期流行的五、七言诗来说
③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④而且《诗经》为四言体,《楚辞》为骚体,都不是五七言体
⑤但《诗经》《楚辞》的题材内容、表现技巧不及汉魏六朝诗
⑥汉魏六朝诗的影响,都更为广泛和直接
A.③①⑥⑤④②B.⑤①③④②⑥
C.③⑤④②①⑥D.⑤②⑥④①③
3.银燕电器厂有职工180人,其中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   )人.
4.银燕电器厂有职工180人,其中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   )人.
5.银燕电器厂有职工180人,其中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   )人.
6.银燕电器厂有职工180人,其中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   )人.
7.
请判断下面的文学常识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被汉代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按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按手法分:赋、比、兴,合称“六艺”。
B.《楚辞》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以战国楚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离骚》是我国公认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C.《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被世人称为“乐府双璧”,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南朝陈徐陵把《孔雀东南飞》编入《玉台新咏》诗集。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之作,萧统的《文心雕龙》评之为文人古诗“五言之冠冕”。陶渊明,东晋人,谥号“靖节先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其《饮酒》诗中的名句。
8.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9.在根尖的结构中,与根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最突出特点是(    )
10.在根尖的结构中,与根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最突出特点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诗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
3.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慰问言语段,回答问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高考资源网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延缓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