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48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巾(lún)瓦(lì)(shà)时(kuài)子手
B.遥(cén)憔悴(cuì)料(qiào)重湖叠(yǎn)
C.绣(jīn)奇(pā)(xū)气哥哥(háng)
D.凝(yē)樯(lǔ)玉枕(zhěn)鲈鱼堪(huì)
2.
填入横线上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
,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教会我富情于物的感观;  ,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① 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 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 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 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⑤②①③④B.①⑤②③④C.①⑤②④③D.⑤②③④①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内容。(每空1分,共7分)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2)执手相看泪眼,
(3人生如梦,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7)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文后各题。(共21分)
读   山
张腾蛟
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
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
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
①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
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作蛮横的盘缠。
③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的青翠,形成了这些丰厚的卷册中的美丽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
④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⑤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⑥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去健壮自己。
⑦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读着另外的一摊浓绿时,发现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的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
⑧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读到吱吱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
⑨在读山的时候,也会读到一些偶发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当我正在初读一片新鲜的山林时,听到喊声自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并且,在喧嚣中还隐隐约约听到一些杀杀砍砍的声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巅,举目远眺,噢!看到了,山脚下,一群群勇壮的嫩芽,正在追撵着一个败阵的冬天。
⑩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不完它,读了巉岩再读山林,还有那些挺耸的峰呢?还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11我是一个读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的投向山林时。
【小题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对山中自然景物的描绘,侧重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B.这篇散文,虚实相生。实写读岩与读林,虚写读峰与读谷,给读者以想象、补充的空间。
C.作者以自己的真实见闻描写了发生在山林中生物之间的争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D.这篇散文,景中寓理,如第⑥段蕴含着弱者要自立、自强,必须顽强拼博的人生哲理。
E.这篇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满怀激情,描写了游山时所见的各种景物,富有情趣与理趣。
【小题2】联系全文看,(1)“读”的含义是什么?(2)“读山”的含义是什么?(6分)
【小题3】(1)第⑦段中画线的三个问句表达了什么意思?(2)第⑩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作者从巉岩中读出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5分)

5.语言表达(共1题)

9.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陶渊明、蔺相如、荆轲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