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46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项中每组词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变(zǐ)房(lǐn)(zhèn)结一(cù)而就
B.子(qì)拮(jù)棕(lǘ)虚御风(píng)
C.菌(xùn)(kuàng)架欠(hē) 繁文(rù)节
D.云(tóng)珍(guì)脖(jǐng) 重湖叠(yǎn)
2.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方程是(   )
3.
下面各项组合成文段以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史与野史,并非泾渭分明,正史的编纂往往吸收野史,野史也可以作为正史的必要补充。
②前者是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创作;
③野史也未必轻率,五代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
④后者即通常所说的野史,出自亲见亲闻,因而同样颇具史料价值,相对于官修“正史”而言,即所谓“野史”。
⑤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内容不见于正史者共有300余条。
⑥将历史小说和笔记小说分列,说明二者是有些区别的。
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⑥②④①⑤③D.⑥①②④⑤③
4.已知集合P={x|x=m2+1,m∈N*},Q={x|x=n2﹣4n+5,n∈N*},则(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应从红船中吸取永远奋斗的精神力量,让“红船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

红船精神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红船精神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红船精神体现时代特征,洞悉历史本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为我们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6.“碰碰词儿”(《人民日报》栏目)主要是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人表达观点,形成“碰撞”,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话题主要涉及“当你老了,有我在呢”“过年回家,带什么”“雾里看网红”等。假如邀请我们谈谈这些社会话题,我们的立足点当为(    )

①权衡他人观点再做出选择

②社会基本现实及其发展状况

③自身实际和事物具有的价值

④平时理论积累和社会的评价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8.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5分)
9.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小题1】第一和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小说结尾出租车司机与占领军人同归于尽,文中对这一结局有多处暗示,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简要说明。(4分)
【小题3】有人说文中划线句子不能改为“五个外国士兵走上前”?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小题4】小说中的“原住民”与“外国士兵”都认为自己是站在战争正义的一方,你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性质?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6分)

4.名著阅读(共1题)

9.
下列关于名著《巴黎圣母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表演时,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威胁,甘果瓦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B.加西莫多在十四岁时就当上了圣母院的敲钟人,这使得他得了一种新的残疾;钟声破坏了他的听觉,他变成了一个聋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堂敲钟人。
C.克洛德死后,人们发现加西莫多也消失了,于是认定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魔鬼契约,因此按照教义,克洛德未能葬在圣地。
D.加西莫多送给爱斯梅拉达一个小铁哨,在爱斯梅拉达需要他,想叫他来的时候,吹响铁哨,他就会来到她的身边。后来就是这个小铁哨才使加西莫多制止了克洛德对逃到教堂避难的爱斯梅拉达的纠缠。
 

5.语言表达(共1题)

10.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特殊的时候让你难以忘怀,或感动、或忧伤,或愤怒,以“这一刻,如此_______”为题,横线上填上一个表心情的词语,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1)突出“这一刻”和横线上的词语;
(2)侧重描写中抒情;
(3)运用心理描写、场面描写;
(4)至少要用比喻、排比修辞;
(5)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6)不少于2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