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46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5

1.综合题(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结束考察后返回上海港,这是我国北极科考历史上,历时最长、航程最远、考察内容最丰富的航次,雪龙船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洋,开创了我国船舶从高纬度穿越北冰洋航行的先河。
材料二 第5次科考部分路线

雪龙号考察船航行途中经过的著名渔场是___,该渔场成因是___,此航线经过的两大洲分界线是___海峡。
沿这条航线,海洋表层水温逐渐变___(高或低),与同纬度大洋相比,上海附近海区表层盐度较___,主要原因是___。
近年来,围绕北冰洋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沿岸国家竞争的主要原因有___。
2.
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___、___等地区(填出二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为风能资源丰富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___。
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
乙省工业、经济发达,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可减少大气中的___危害。
试从资源、经济两角度,分析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是___。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交通使用的约翰内斯堡是南非共和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该市原是一个探矿站,随着金矿的发现和开采发展为城市。约翰内斯堡是南非台金、大型矿山机械、电机、能源、汽车装配制造中心,现在该市加快了部分产业向周边小城镇转移,带动了区域城市化。

简述约翰内斯堡成为南非制造业中心的有利条件___。
分析约翰内斯堡部分制造业加速向周边小城镇转移的原因__,这种转移对该市的有利影响___,不利影响___。
说明经翰内斯堡所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____。
4.
(题文)读左图、右图和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为石炭岩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包括孤峰、峰林、溶洞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分为___和___。图示地区主要属于___景观。
该地因其独特的___地貌而著名,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___性的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___性特征。
“小长假”旅游热潮,会对该地区带来哪些问题___。
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气象局定义标准:当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偏低0.5℃)的状态持续6个月,则确定为一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如果该区域海温偏高0.5℃(偏低0.5℃)的状态持续5个月,而且5个月的累计偏高值大于4℃(小于4℃)时,也可确定为一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
材料二 最近三次“厄尔尼诺”及增温幅度表


正常年份,上图(一)中的甲和乙两海域中,海-气间水分交换更活跃的是___,为什么?_____
正常年份,上图(二)中甲、乙海域间垂直方向上大气环流运动应为___(顺、逆)时针方向。上述箭头,在“厄尔尼诺”年将___(减弱或增强)。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上述(一)、(二)两海域温差___(增大或减小),上述环流将__(减弱或增强)。
最近三次“厄尔尼诺”,哪一次强度最大,___,对澳大利亚东部和印度尼西亚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
6.
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东寨港红树木保护区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___、经济价值、娱乐价值和科学价值。
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今年6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该省___市成功发射。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

2.单选题(共6题)

7.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下图是我国“三大仓”分布示意图,①为北大仓,②为西大仓,③为南大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三大仓的优势农作物,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①冬小麦  ②棉花  ③柑橘B.①春小麦  ②棉花  ③天然橡胶
C.①春小麦  ②玉米  ③天然橡胶D.①棉花  ②大豆  ③水稻
【小题2】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现如今北大仓所在的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A.以稻米生产为主B.以小型农机具生产
C.地区专业化生产D.粮食商品率低
【小题3】如今在改造三大荒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荒森林面积减小B.西大荒土地酸化加剧
C.西大荒土壤污染加重D.南大荒水土流失严重
8.
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下图为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风力堆积D.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小题2】河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
A.土壤次生盐碱化B.上游水资源短缺
C.凌汛危害的加剧D.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小题3】河套平原成为“塞外江南”与阴山有关,这主要是因为阴山
A.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B.减弱了寒冷气流的入侵
C.冬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
D.风化作用强耕作土层厚
9.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后,资源总开采是达到最大值
B.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C.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D.衰退期警戒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小题2】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合理的是
A.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B.健全环保法规,防治污染,关停所有企业
C.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D.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10.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下面各题。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B.bC.cD.d
【小题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
【小题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1.
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B.某一地理要素若得到改造,可以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C.在农业社会,矿产资源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D.在工业社会,土地与粮食是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约旦河向南注入死海。下面左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场,右图是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②上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减少
③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④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②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④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