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罗定市罗定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44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鼓/妒/障 /敛声
B.铄/取奶/印奢/所向披
C.赏/丽/鱼偏/无于事
D.记/据/采首 /无之谈
2.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贪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3.我会按要求写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越来越亮               越{#blank#}1{#/blank#}{#blank#}2{#/blank#}            越{#blank#}3{#/blank#}{#blank#}4{#/blank#}

容易——简单           赞美——{#blank#}5{#/blank#}      寒冷——{#blank#}6{#/blank#}

精心地(挑选)         慢慢地{#blank#}7{#/blank#}       伤心地{#blank#}8{#/blank#}

②我会把词语写完整,并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五{#blank#}9{#/blank#}六{#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羊{#blank#}12{#/blank#}牢      笨{#blank#}13{#/blank#}笨{#blank#}14{#/blank#}

{#blank#}15{#/blank#}高{#blank#}16{#/blank#}烈     {#blank#}17{#/blank#}无边       {#blank#}18{#/blank#}隔绝

4.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土牛骨

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B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

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限制

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成为宋朝朝廷赋税主要来源

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输入中国

此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5.正方形有{#blank#}1{#/blank#}个角;有{#blank#}2{#/blank#}条边,{#blank#}3{#/blank#}边都相等。
6.正方形有{#blank#}1{#/blank#}个角;有{#blank#}2{#/blank#}条边,{#blank#}3{#/blank#}边都相等。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3分)
【小题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图画到“念念有词”
吕叔湘
①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也可以说,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还要多些。最早的文字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就是在有文字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使用文字的也还是限于少数人。
②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是整幅的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理解取决于具体环境,例如画在什么地方,是谁画的,画给谁看的,等等。这种图画一般都比较复杂,这里设想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画一个井,里边画三只兔子。如果是一个猎人画在一棵树上的,就可能是表示附近的陷阱里有三只兔子,要后边来的伙伴处理。如果是画在居住的洞壁上的,就可能表示猎人们的愿望,这种画有法术的作用,那里边的三只兔子就不是确实数目而只是许多兔子的意思。
③图画发展成为文字,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点:(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词序。比如光画一个井,再画三个直道儿或横道儿,再画一个兔子,代表“阱三兔”这样一句话。如果把三个道儿画在井的前边,就变成三个陷阱里都有兔子的意思了。(3)有些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比如画一只右手代表“有”,把它画在井的后边,就成为“阱有三兔”。这种文字是基本上象形的文字,但是可以念,也就是说,已经跟语言挂上钩,成为语言的视觉形式了。
④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为了便于书写,图形可以大大简化(图案化,线条化,笔画化),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从汉字形体变化的历史来看,甲骨文最富于象形的味道,小篆已经不太像,隶书、楷书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从本质上看,象形文字和表意画有原则上的区别,而象形文字和后来的笔画化的文字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实质完全相等。
⑤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上不解之缘。一个字,甚至是最象形的字,也必然要跟一定的字音相联系;表示抽象意思的字,笔画化了的字,就更加离不开字音了。这样,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彼此的文字,哪怕是象形成分最多的文字。假如一个人的语言里的“有”和“右”不同音,他就不懂一只手夹在一个井和三只兔子中间是什么意思。
⑥文字发展到了这种“词的文字”之后,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纯粹表音的文字,这将来再谈。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是与语言不相干的独立的表意系统,只有在图画向语言靠拢,被语言吸收,成为语言的一种形式(用图形或笔画代替声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文字。
⑦文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音有联系,能读出来,才成为文字。如果一个形体能够不通过语音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那就还是图画,不是文字。代表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至于写的时候和看的时候读出或者不读出声音来,那是不关乎文字的本质的。事实上,教儿童认字总是要首先教给他读音;不通过语言而能够学会文字的方法是没有的。粗通文字的人看书的时候总是要“念念有词”,哪怕声音很小,小到你听不见,你仍然可以看见他的嘴唇在那儿一动一动。完全不念,只用眼睛看(所谓“默读”),是要受过相当训练才能做到的。
(选自《语文漫谈》,有删节)
【小题1】和【小题2】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小题3】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4】下列关于图画、文字、语言三者关系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人类历史来看,语言先于文字而存在,至今仍有很多没有文字的语言。
B.图画是文字的起源,只要有具体环境帮助理解,图画即可发展成为文字。
C.图画变成文字后,从最象形的字到表示抽象意思的字,都离不开字音。
D.图画与语言相对独立,两者相互融合之后,图画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字。
E.文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但也存在不通过语音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的文字。
【小题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画一个井,里边画三只兔子。这幅画在不同环境中的理解大致相同。
B.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彼此的文字,这是因为彼此文字的起源图画不同。
C.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不损害原来的意思。
D.一般人看书必定要“念念有词”,默读是要受过相当训练才能做到的。
【小题6】从全文看,图画要经历哪些变化和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字?(4分)
【小题7】阿拉伯数字“l,2,3……”在各种语言里通用,但“l,2,3”在汉语中需要读成“一,二,三”,在英语中需要读成“one,two,three”,这样才能被说各自语言的人所理解。请结合文章观点分析这些数字是否能超脱语言而存在。(4分)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目。
笑者
(德)海恩里克·波尔
①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我就窘态毕露、满面通红,口结不已,而原本人家都觉得我是个挺镇定的人的。我很羡慕那些能说“我是个泥水匠”的人。我羡慕理发师、记账员与作家这些可以直截了当有所招认的人,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无需冗言解释,而叫我回答这类问题,却感到十分局促:我是个笑者。一旦招认了,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你是这样谋生的吗?”时,又得老老实实地再招认一次:“是的。”
②我的确靠发笑维生,而且笑得很好,因为套句商业用语来说,我的笑声是供不应求的。我是个优秀的笑者,没人笑得跟我一样好,也没有人能如此发扬我这行艺术的精粹。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没完没了的解释,我会称自己为演员,但是我的才华在滑稽剧与朗诵术的领域中实在显得过于贫弱,我觉得用这个名称是太离谱了;我喜爱真理,而真相是:我是个笑者。
③我既非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我并不使人们开心,我表演开心;我像罗马帝王一样地笑,或者笑得像个敏感的小男生,我发出十七世纪的笑声,与发出十九世纪的同样自在,如果场合需要,我一路笑尽所有的世纪,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有不同的年龄,就像修皮鞋的,这不过是我练出的一种技能。在我的心胸中,怀抱了美洲的笑声,非洲的笑声,白种、红种与黄种的笑声——只要报酬合宜,在导演的要求之下,我的笑声就能轰然而出。我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我在唱片里笑,在录音带中笑,电视导播对我也蛮尊重的。我凄惨地笑,适度地笑,神经地笑;我笑得像个电车上的剪票员或像杂货店里的帮工;清晨的笑声,晚间的笑声,子夜的笑声与黎明的笑声。简言之,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我都得笑。
④这样一种行业,不必我说,自然是十分令人厌烦的了,特别是我还有一项专长——擅发传染性的笑声,这对三四流的滑稽演员而言,我更是不可缺少的帮手了,这级演员很怕——也难怪他们——观众会错过他们说的关键性笑话,因此多半的晚上我都在夜总会里充当不露声色的捧场者,我的职责就是在表演节目嫌弱的当儿,发出传染性的笑声。这种笑声必须小心地在时机上扣得很准;我的放声纵笑不能来得太早,也不可来得过迟,必须恰是时候;在事先排练好的节骨眼儿上,我放声一笑,整个观众的轰笑也会响彻全场,台上说的笑话也才给救了起来。至于我呢,则拖着疲惫的身心来到衣帽间,穿上大衣,庆幸自己总算下班了。回到家中,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即刻需要你的笑声。星期二录音。”
数小时之后,我已经坐在暖气过强的特别快车上悲叹我的命运了。简直不必说,当我下了班或休假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想笑的;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泥水匠能忘掉灰泥也是一桩乐事,木匠家中的门常常是坏的,要不然就是抽屉开不开。卖糖果的喜欢吃酸黄瓜,肉贩子喜欢杏仁饼,烤面包的宁可嚼香肠;也不要啃面包;斗牛士养鸽子消遣,赛拳的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脸都吓白了;我觉得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我自己工作之余就从来不笑。
⑥我是个严肃的人,很多人认为或许十分正确——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在我们婚姻生活的头几年中,我妻子常会对我说:“笑几声嘛!”但后来她认清了我是无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我能在全然的肃穆中放松脸部紧绷的肌肉与磨损的精力,我就会觉得快乐。是真的,连别人的笑声我都受不了,因为那太令我想到自己的职业。所以说,我们的婚姻是十分静寂、安详的,因为连我妻子也忘了怎么笑了;偶尔我见她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我也回她一个浅笑。我们谈话声调很低,因为我痛恨夜总会里的喧嚣,还有录音时充斥的闹声。不清楚我的人认为我沉默寡言。或许我是这样,因为我得常常张开口大笑。我一生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偶尔让自己也挤出一丝温柔的浅笑,我常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笑过。我想没有。我的兄弟姊妹始终认为我是个老气横秋的孩子。不错,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6期。)
【小题1】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4分)
【小题2】结合第⑤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5分)
【小题3】试分析这篇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6分)

4.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5.语言表达(共2题)

11.
下面是一组关于《汽车消费市场》的调查,请根据调查内容,推出结论。
调查1:百度日均覆盖近千万汽车网民的搜索请求。以往网友搜索最多的信息是汽车产品、品牌及价格。在2012年,产品安全、行业政策及新能源车的搜索指数增幅较大,而在2013年,断轴门、新能源汽车、限购摇号等都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调查2::近年来,广汽丰田宣布,将向下渗透经销商渠道,并将八成以上的新增经销商布局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更低级别的市场;宝马汽车2013年新建4S店有约60%位于四、五线城市;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也表示,未来将重点挖掘中国二、三线城市豪华车市场潜力。
调查1说明:
调查2说明:
12.
下面是某市妇联所做的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最有可能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A.
B.
C.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