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12月单元测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37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wěng)郁(mò)脉(miǎo)茫(mí)望
B.(qiàn)影(cēn)差(bān)驳煤(xiè)
C.羞(sè)点(zhuì)(hān)眠(yuán)女
D.敛(jū)(diàn)着(wǎn)然峭(lēng)楞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青(xìng)颓(pǐ)然(qiāo)其乏困(gōng)
B.秦(quē)惩(chāng)力(lù)目而视(chēng)
C.浸(zì)豆(chǐ)瓦(fēi)长歌哭(dàng)
D.篌(kōng)生(zōu)桀(ǎo)身不恤(yǔn)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____________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
①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①③④⑤②B.⑤③①④②C.⑤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⑤
4.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上巴伐利亚的精华所在就当属伊萨尔河谷了。
② 伊萨尔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尔地区,长283公里,流经整个巴伐利亚南部,最终汇入多瑙河。
③ 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巴伐利亚的印象,他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通常是阿尔卑斯山麓地带,也就是上巴伐利亚地区。
④ 伊萨尔河景色秀丽,自然风貌保持地极好,德语中称为“伊萨尔维克里”,意为“遥远僻静的地方”。
⑤ 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区域有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语言、传统、风俗、服装、音乐、舞蹈、菜肴都不尽相同。
A.③⑤①②④B.⑤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

2.句子默写(共1题)

5.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2)但我不能放歌,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4)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不得击。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7)    ,靡有朝矣。
(8) ,余不忍为此态也。
(9)腰若流纨素,     
(1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11)淇则有岸,  。

3.诗歌鉴赏(共2题)

6.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8分)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小题1】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3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5分)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题1】这首宋词用了一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道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小题2】请就这首词的感情和运用的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