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6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17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形成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差异而导致________条件的变化,同时也有________的差异所导致的________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自然带中的________差异。
(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带从自然景观上看由南向北依次为  、      。对应的农业播种制度分别为      、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2: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3: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

2.单选题(共6题)

3.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小题2】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图1中国三大经济带和图2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


 
资料二:见图3和表1

图3 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
表2 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东部地区
93.86
87.69
87.77
87.83
中部地区
3.87
9.25
9.38
9.17
西部地区
2.27
3.06
2.85
3.00

 
【小题1】图2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B.自然条件优越C.市场潜力大D.矿产资源丰富E.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小题2】图3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表1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小题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5.
新华网2009年1月12日电,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了解到,2009年是三峡工程建设工期的最后一年,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实现三峡水库蓄水位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达到初步设计值,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转入全面运行管理阶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长江三峡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B.扼守长江上游,位于大西南的腹部
C.有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称
D.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
【小题2】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形成水面为1084平方千米的水库,因此该工程()
A.明显减少长江的年径流量
B.使库区水体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增强
C.显著增加泥沙的下泄量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6.
读图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小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小趋势
D.该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小题2】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8.
读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1)
(2)
(3)
地形
高原、高山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植被
森林、草甸、荒漠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农业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种植业

 
【小题1】表中的①表示()
A.盆地、丘陵B.平原、丘陵、高原
C.高原、盆地D.高原、盆地、山地
【小题2】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
【小题3】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    
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4题)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图12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2.“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表1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