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二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5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jī)轻(tiāo)起(duō)然(huá)
B.别(zhēn)市(kuài)佑(pì)厚(dūn)
C.苍(qióng)未(suì)赏(lài)辱(zhān)
D.捧(jué)华(jīng)逦(yǐ)阎(lǘ)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
(2)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4) ,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文言文阅读。
杨博,字惟约,蒲州人。登嘉靖八年进士,除整屋知县,调长安。征为兵部武库主事,历职方郎中。吉囊、俺答岁盗边,尚书张瓒一切倚办博。帝或中夜降手诏,博随事条答,悉称旨。
二十五年,超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初,罕东属番避土鲁番乱,迁肃州境上,时与居民戕杀。博为筑金塔、白城七堡,召其长,令率属徙居之。诸番徙七百余帐,州境为之肃清。进博右副都御史。
严嵩父子招权利,诸司为所挠,博一切格不行。嵩恨博,会丁父忧去。而帝以大同右卫围急,改博总督山西军务。博墨缳驰出关。未至,侍郎江东等以大军进,寇引去。时右卫围六月,守将王德战亡,城中刍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博厚抚恤,奏行善后十事。以给事中张学颜言,留博镇抚。
帝数欲召博还,又虞边,以问嵩。嵩雅不喜博,请俟秋防毕徐议之,遂不召。秋防讫,加太子太保,留镇如故。哮素把伶及叛人了都记等数以轻骑寇边,博先后计擒之。又数出奇兵袭寇,寇稍徙帐。因议筑故总督翁万达所创边墙,招还内地民为寇掠者千六百余人。又请通宣、大荒田水利,薄其租。报可。改蓟辽总督。
四十二年十月,寇拥众窥蓟州,声言犯辽阳。总督杨选帅师东,博檄止之。又手书三往,卒不从。博拊几日:“败矣。”急征兵入援,寇已溃墙子岭,犯通州。诸路兵先后至。寇解而东,躏顺义、三河,饱掠去。帝怏怏谕博日贼复饱飏何以惩后遂诛选博惧及徐阶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
隆庆七年秋,疾作,三疏乞致仕归。逾年卒。赠太傅,谥襄毅。
(选自《明史·杨博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右佥都御史超:越级
B.诸司为所挠:扰乱
C.嵩不喜博雅:高尚
D.寇而东解:解围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怏怏谕/博日/贼复饱飏/何以惩/后遂诛选/博惧及/徐阶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
B.帝怏怏/谕博日/贼复饱/飏何以惩后/遂诛选/博惧及徐阶/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
C.帝怏怏谕/博日/贼复饱/飏何以惩/后遂诛选/博惧及徐阶/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
D.帝怏怏/谕博日/贼复饱飏/何以惩后/遂诛选/博惧及/徐阶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博军事才能卓越。他足智多谋,擒获寇首哮素把伶、了都记等人;他审时度势,意识到杨选率兵东进必败,进行制止,但杨选不听从,结果战败。
B.杨博深得皇帝倚重。大同右卫被围,十分危急,皇帝改派杨博总督山西军务;后来,杨博留下镇守山西,皇帝总想召杨博回来,却遭严嵩强烈反对。
C.杨博为官恪尽职守。严嵩父子权高势重,杨博对他们也毫不通融;父亲去世的时候,杨博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他穿着丧服,前往大同右卫处理事务。
D.杨博堪称守边功臣。他先后镇守甘肃、山西、蓟辽等地。在镇守山西时,他一方面加强战备,抗击入侵的敌寇;另一方面为民请命,为百姓谋福利。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刍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博厚抚恤,奏行善后十事。
(2)因议筑故总督翁万达所创边墙,招还内地民为寇掠者千六百余人。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材料作文(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因此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共1题)

5.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一天瑞雪   遍地笙歌    中天皓月   万户春灯
明世界 报元夜 乐团圆 兆丰年
元宵节:上联  下联
中秋节:上联  下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